李克強準備放手一搏?(資深傳媒人 潘小濤) - 潘小濤

李克強準備放手一搏?
(資深傳媒人 潘小濤) - 潘小濤

上星期,李克強訪問新加坡及出席「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其間有三場公開演講,不僅收穫當地傳媒及政商界掌聲,還成了海外華人爭論焦點,拿他跟習近平的演講比較。

李克強的三場演講分別是在「新加坡講座」、新加坡商界歡迎晚宴及東盟會議上,其中前兩場是脫稿演出,特別是晚宴的12分鐘演講,不時展現幽默感,眉開眼笑的樣子跟他在北京兩會記者會等國內公開活動時的拘謹、木訥比,簡直判若兩人。

他在晚宴演講的開場白說,應新加坡商界領袖要求,不用演講稿,「我本人也希望(不用講稿),表達對你們的敬意,同時也是在用心講話」,但想起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傑等人都用上講稿,即執生說他能「從內心感到他們在用心講話」。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說,「語畢,全場再次發出笑聲與掌聲」。之後,李克強對新加坡在中國改革開放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當日上午,李克強在「新加坡講座」發表主題演講及即場回答提問,也是沒用演講稿,新華社只報道他的演講內容,卻沒說他是脫稿演講。正因這兩次演講沒用講稿,令新加坡媒體及政商界很受落,讚譽有加。

相反,習近平在北京接見林鄭等港澳訪京團,幾分鐘的講話都要不斷低頭看稿;上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習在雙邊會談上致辭,也是低頭讀稿;在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習只是宣佈大橋開通,再沒多說一句話。海外傳媒說,僅此一項,習李的表現高下立見。

也有人替習說好話,指習的講話都是正式場合,不能說錯才讀稿。那麼,李克強在「新加坡講座」的演講就不正式?接見一個港澳代表團,有多正式?別替習開脫了,他在正式場合讀稿不也將「通商寬農」念成「通商寬衣」嗎?最令人摸不着頭腦的是,習接見林鄭等人也要讀稿。而且不僅今次,之前林鄭到北京述職,習的開場白也是照讀稿。難怪被說成小學雞水平。

權力被架空 親信遭清洗

也有人說李克強的演講水平其實並不高。若跟邱吉爾、奧巴馬等煽動力十足演講比較,李克強的當然不入流,甚至跟毛澤東、周恩來等第一代中共領導人比較也相去甚遠。不過,李克強不用稿子演講,且令會眾受落,已經算不錯,不僅說明他這位北大畢業生水平比小學雞高,更顯示他的十足信心。

不要講稿的演講,確能反映政客的口才、臨場應變、思考等能力,也能聽到其心底話,而跟現場聽眾的互動也更密切、氣氛更熱烈,是一個政客綜合能力的考試。外國的選舉很重視公開演講,而好的演講足以扭轉選戰形勢。但中共建政後,各級幹部眼中只有上級領導,毋須以公開演講取悅黨員和群眾,更不能隨意表現個性,他們的公開發言都是傳達上級精神、作報告等,需要講稿才能表演的,久而久之就不會也不敢脫稿演講。

問題是,李克強有這樣的水平和能力,為甚麼在北京就不能發揮呢?為甚麼一直要藏起來,不敢稍露鋒芒,而變成史上最弱勢的總理呢?這固然有不能太過張揚的因素,更因為他是一直被打壓的總理,過於表現自我,只會招來更大的忌恨和打壓。以前趙紫陽的張揚就招保守派元老之恨,朱鎔基被江澤民所忌。李克強權勢本就跟前任們無法比擬,又豈敢越半步雷池。

如今他在新加坡一舒愁眉展歡顏,純粹就是離開了那個壓抑的環境,忍不住好好的表演一番?可能嗎?另一個可能性就是他準備重拾那點血性,放手一搏。近年對習的一再忍讓不僅沒換來更多尊重,反被架空更甚,手上權力萎縮到連國務院人事權和財金決策大權都旁落了,且國政日敗、經濟日壞,他還該忍下去嗎?畢竟他的處境已差無可差,第二個任期又已浪費近一年,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之前已清洗他曾任省書記的遼寧省官場,身邊的團派幹部也幾乎全出事,連心腹愛將、國務院前秘書長楊晶也被降職,他還能失去更多嗎?再不發圍,更待何時!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