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過去澳門格蘭披治賽車的超大意外,我維持賽後當日五時許在社交平台的即時看法:整體來說,現代正規賽車是安全的。我想補充的是:這次意外中,年僅17歲的德國少女車手不死,絕對不止是運;倒是沒甚保護的賽道工作人員與攝影師不死,運氣則佔較大部份。我認為,這才是FIA與世界各地賽會(特別是街道賽如新加坡、摩納哥與波城等)必須更認真看待的事情。硬性規定場邊人員必須帶頭盔?穿防火衣?車手頭部保護裝置halo面世時,人人得而笑之。現在?人人質疑何以F3不用halo。總之,每一小步都可能勝造七級浮屠。
至於少女Sophia或其他車手不死,我相信至少有七大救命原因。第一,堅韌的輪索,F1規定每輪必須有三條輪索。直路時因前車突然煞車,少女閃避不及直撞,導致左方兩車輪懸掛斷掉,打轉180度向後直鏟(極速276.2公里)兼撞欄,兩輪全靠堅韌的輪索綁緊才不至飛脫。第二,車身被撞散的碳纖零件。車身除極度堅硬的主體駕駛艙外,其設計於撞擊時就是被撞散,並散去部份衝力。第三,置於車手頭後上方的roll hoop。若非此環擋着,少女那炮彈飛車可能已撞向下方的坪井翔(見圖中胎紋)。第四,近年加高了的鐵絲網。第五,近年加固加高的金屬攝影台。第六,價值數萬元的頭盔、「頭盔安全帶」HANS、已被啟動的滅火器、穩固的波箱與引擎蓋(現場滲漏看似不多)等。第七,賽會認可的當地醫生與快速拯救部隊,迅速抵達現場並施救。因此,Sophia不死絕對不止是好彩。
文:丹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