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連衰乜都唔知(傳媒工作者 林海) - 林海

中共連衰乜都唔知
(傳媒工作者 林海) - 林海

台灣年度影壇盛事金馬獎頒獎上周六晚在台北舉行,這本應是一眾華語電影工作者聚首一堂的藝術交流活動,卻因為一句話而掀起兩岸政治風波。《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膺最佳紀錄片,該片導演傅榆致得獎感言時說:「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獨立國家對待,這是我們台灣人最大的願望。」此台獨言論一出,中國大陸的網絡隨即中斷頒獎禮的轉播,與會的大陸演員集體缺席會後的晚宴提早離台,微博上再度被「中國,一點也不能少」的圖片刷屏,大陸影帝涂們在頒獎禮上說的「兩岸一家親」變成了「兄弟鬩牆」的統獨之爭。

大陸演員的集體表忠行動是有中共文化部「政委同志」暗中督師,還是自覺的自我審查不得而知,但行動背後有中共因素卻是昭昭明甚。別看他們在大銀幕前如何風光,只要有少少行為惹得當權者不高興,即可羅織罪名治之,更何況演藝圈潛規則眾多,當權者要找出把柄不難,一不小心便隨時步上范爺後塵,因此眾星對政治的言行皆如履薄冰,這種情況只能跟大隊以自保,不足為奇。

然而事件發生至今,中共官方絲毫沒有讓爭議降溫的迹象,素來惟恐天下不亂的《環時》周日發表社評,指民進黨利用事件炒起兩岸對立為即將到來的地方選舉造勢,「損害台灣利益」。昨日更傳出中共下令封殺金馬獎,不再讓大陸電影參加的消息。

這種涉及兩岸爭議的事件發生,被民進黨用來打意識形態牌催谷選情,是常識吧?但又是誰令到民進黨有這張意識形態牌可打?若非中共對台一直事無大小地「亮劍」,對百姓追求絕對的擁護,民進黨這張牌打得響?假如傅榆發言後大陸演員和中共官方皆沒有激烈反應,這爭議能炒起來嗎?《環時》社評指「一個年輕紀錄片導演說幾句話,無論她說甚麼,對我們都不構成大事」。既然不是大事,為何又是要人表忠又是要封殺呢?從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至今,中共在台灣選舉之前每每大動作恫嚇,卻從來沒有嚇怕過台灣人,反倒助長了其一心打壓的台獨勢力。今次又平白給民進黨助選,反映的是中共至今仍然不知道自己「衰乜」,收服港台民心如是,與他國的外交也如是。

野蠻自大而不自知

中共對港台和對外政策之失敗,一言以蔽之就是「野蠻自大而不自知」,誤以為自己的高壓強權在境內壓得住百姓,在其他地方一樣可行。過往鄧江胡三人在位,尚懂得些許收斂,至少對他國不會張牙舞爪,悶聲發大財,令歐美縱有警戒也未至於翻臉。習近平上台後卻要大搞「民族復興」,一帶一路、台灣、南海、經濟科技處處「亮劍」,將國內那套野蠻強權照搬對外,結果就招來美國的貿易戰、其他國家的外交疏離和港台前所未有之離心,處處碰壁。

習總要成為亞太乃至全球的領袖,口裏說要與他國互相尊重、共榮共存,但在剛過去的APEC峯會,卻爆出中方外交官圖硬闖巴布亞新幾內亞外長辦公室,向對方就峯會宣言內容施壓,這等蠻行又如何令人相信中共會尊重他國、一帶一路是互惠互利?習總要「兩岸一家親」、「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但屢屢展現諸如今次金馬獎這般令台人反感的言行,台人又怎可能相信中共的統一大業會對自己有利?對香港就更不用說了,你懂的。

倘若中共要外國不再「反華」,要港台民眾歸心,其實也很簡單,只需放下野蠻的嘴臉、回歸文明的正途。據聞習總博覽群書,《伊索寓言》中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會沒有聽過吧?

林海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