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獲邀到中學出席活動,和同學們打打籃球之外,也有機會分享一下籃球對我的影響。
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大的題目。當主辦單位通知我有這麼一個訪談環節時,我就認真的想了好一會。對,打籃球的確是我的最大興趣,但像我這種業餘的消閒式球員,如今打球幾乎只為保持運動量以避免發胖;放諸人生層面,這顆橘色的皮球是否真的有甚麼實質影響?
我想起少年時代的自己。大概喜歡打籃球的,都有夢想過自己有天能打進NBA,我亦不例外;當然,沒多久就發現可能性不高。於是我又想,有甚麼方法可以讓我更接近這個夢想呢?打不了NBA,參加不了奧運--去採訪總可以了吧?
大概我的天份不高,又不夠努力吧,在打球方面始終沒甚麼成績;參加乙組和甲二組比賽、拿過學界冠軍及曾角逐精英賽已幾乎是我的最大成就了。當然算不上甚麼大型賽事,但那些年在球場流過的血汗、那些險勝過僅敗過的場面,全都成了我最珍貴的回憶;上周和老隊友們聚會,有些已多年沒見,但一碰面就滔滔不絕,談的依然是當年誰人在那場射入致勝一球,誰又在球場上惹來最多女生的目光,互相吹噓嘲弄一下;那一刻就發覺,彼此從來沒有生疏過,是靠我們共同擁有的籃球回憶把大家串連在一起。
小時候我很輸不起,玩遊戲輸掉轉身就走,技不如人就發脾氣;打球重塑了我對輸贏的概念,讓我知道發脾氣不會令人進步,輸掉就只能痛定思痛檢討。輸掉、努力;再輸、就再努力,直至贏為止。輸掉不可怕,放棄才是真正輸家。
因為籃球,我走上體育傳媒之路、我得到許多一世的兄弟情誼;它讓我學懂何謂永不放棄,它給我培養了挑戰和探索新領域的勇氣。當時只道是尋常,小時候終日在球場流連,又怎想到能透過一項運動學到這樣多,而當中所學竟足以影響一生呢?籃球,豈止運動,它是我的人生導師。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