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向香港特區翻臉。政府和國會警告,美國對香港一國兩制之執行狀況不滿意,香港特首林鄭即刻駁嘴,指「有色眼鏡、偏頗失實」 ,美國總領事即刻公布數據,嚴正指出美國企業在香港僱有十萬人。
所謂香港在美國身上得到幾多好處,視乎「好處」的定義是什麼。
譬如美國的迪士尼樂園,與香港特區政府合夥在香港大嶼山建了一座分店。以就業人口的數字角度,特區政府只會計算,你這家美國企業,僱用了香港多少年輕人。
但是香港的迪士尼樂園,傳遞美國價值觀:純真、善良、歡欣,在香港當家作主之後遇上沙士瘟疫、全民陷於情緒低潮,迪士尼答應來香港開店,給你帶來的正能量,就不只是僱用了你幾多個人頭,以及吸引中國大陸多少遊客、每年帶來幾多利潤。
迪士尼代表的價值觀,是看不見的,包括在大嶼山北部建設了這樣一堆美式風格的建築,會為這個地區帶來品牌的升值。正如澳門,本來爛地一大塊,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風格賭場一來,令你這個葡萄牙的過氣殖民主義者撤出之後、形格更不堪的中國人當家作主的破地方形象升格,澳門的地價,當場以倍數猛升。
處於口腔期的人,所謂糧食,只指吃進嘴裏的米麥稻麵肉菜魚禽。對精神和思想有要求的人,還需要一種糧食,叫做精神糧食:書本和藝術。
林鄭等人駁嘴於美國,手上拿着一張香港和美國貨互貿的順差數據。美國總領事遷就你的智商,也用另一張就業人口的數據單予以駁斥。還沒有提到香港有錢的下一代,留學哈佛MIT,頂着美國長春藤大學發給的證書,你持着這個崇洋光環,回來香港,打大陸國企或香港中國人的工,起薪叫高若干。這位由美國加持的狀元,娶得一個上市公司中國老闆的千金,做了駙馬,將來繼承百億遺產,這等或明或暗的龐大好處,尚未計算無數白手套公司,美國領事的那張清單當然沒有算進去。
缺乏自知之明而又要跟美國人算帳,你也一定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