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二的歐西樂壇有幾巴閉?請你參考紐約WFMU電台的啟示。上下兩集特輯大拿拿四小時,居然沒有辦法一網打盡所有好歌,那個可愛的唱片騎師在下集開咪不久就挺身而出報定案,「唔會有《我生平第一次見到你的面》,唔會有《我希望教世界唱歌》,唔會有《美國批》,連短版都唔會有。」哎呀,如果他不出聲,我還真不為意這三首耳熟能詳的老歌,原來於同一年登上流行榜哩。三條漏網之魚,最廣為港胞認識的應該是《美國批》,因為七七年有個叫張國榮的𡃁仔參加亞洲歌唱大賽,揀了它表演歌喉,他逝世後痴心情長歌迷每年搞紀念,間唔中都會提起。另外麥當娜千禧年也錄過新版,收在仆街的《借借你的愛》原聲帶大碟,和她攬住一齊死的男主角魯柏艾弗烈送佛送到西,為好姊妹開金口伴唱。
無巧不成書,《我生平第一次見到你的面》也有一段電影緣:養在深閨人未識的Roberta Flack把它收在第一張專輯,並沒有在坊間引起騷動,直到演而優則導的奇里依士活處男下海執起導演筒,獨具慧眼納為己用,全世界封閉的耳朵才忽然接到聖旨,一夜之間紅色到發紫。那部電影,香港公映譯《飛來艷福閻王帖》,啊哈,下次再有人力數譯名新不如舊,反對派不妨搬出低俗的這一個做例子,包保宿敵落荒而逃。若論命運之奇,則數《我希望教世界唱歌》,它原是一條可口可樂廣告片的「蒸糕」,我仍然記得在山頭拍攝,只見年輕人紛至沓來,開頭單單一把聲音,漸漸變成大合唱,宣揚嬉皮運動提倡的天下大同。廣告大受歡迎,歌曲才脫離母體找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