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每6秒便有1人死於中風,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袁孟豪表示,臨床上冬天有較多中風及心臟病個案,估計與血管問題有關,但箇中原因不明,部份病人會在冬天患傷風感冒、流感或肺炎後,再誘發中風。
袁指,常見有獨居長者中風病徵出現時,「誤解只係身體較攰」或患上傷風感冒,忽略了症狀,直至在大時大節,與親人會面,被發現說話不清晰或難以使用筷子,才驚覺可能曾中風一段時間,再帶往求診及接受磁力共振檢查才確診。
了解症狀 「談笑用兵」
普遍人對中風症狀不了解,醫學界有「談笑用兵」的中風口訣,「談」即說話表達有困難、欠清晰、甚至語無倫次。「笑」即「依起棚牙笑時」,兩邊面的表情不對稱。「用」即手腳活動不靈活或表現論盡。「兵」指如出現上述症狀,可能出現中風,應盡快召救護車送院搶救。
中風病發屬突發性,即忽然出現種種症狀及表現,例如食飯時筷子無故跌下,或半邊身出現手腳無力等。病人有時會感到麻痹,身體的冷熱感覺有分別,例如發病的一邊比較凍等。
■記者梁麗兒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