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題:油市背後角力洗牌沙地王室不安 中國或成贏家

國際專題:油市背後角力洗牌
沙地王室不安 中國或成贏家

被喻為「黑色黃金」的石油,跟政治和經濟緊緊相扣,油市更如國際象棋,顯示國和國之間的戰略對弈。有學者分析指,由沙地阿拉伯流亡記者卡舒吉被殺案曝光後,國際油價下滑,令沙地王室焦急不安。而作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的中國,將漁人得利。
記者:伍詠雯

油價昨日跟隨美股早段反彈,紐約期油曾升1.81%至每桶56.7美元,今年初至今累跌逾6%。倫敦布蘭特期油報每桶66.87美元,升2.14%。

明年原油料供過於求

油組連續第四個月降低今明兩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測,預測今年每日需求增長為150萬桶,少過前值每日154萬桶。油組預期明年每日需求增長為129萬桶,亦遜於前值預測的136萬桶。油組及非油組成員國產量持續擴張,估計明年或出現原油供過於求。

路透報道,美國芝加哥Price Futures分析員Phil Flynn指,國際油價的跌勢已脫離基本面,油價出現「崩盤式」下滑,猶如銀行擠提一樣。他又指油組降低全球原油需求預測,冀為該組織減產作掩飾。

油價下跌,背後的國家角力亦洗牌。事實上,沙地謀求擺脫對石油的經濟依賴,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打擊異見份子和整頓管治外,還有致力將沙地打造成為國際金融投資的國家。儘管油組否認解散的報道,沙地政府本月初宣佈設立智庫機構來取替油組,繼續跟宿敵伊朗抗衡。事實上,油組在國際原油市場話語權漸減,國際油價分別於2003年和2016年尋底後,大部份油組成員國擔心拖累經濟,故向非油組成員國俄羅斯協助,凸顯俄羅斯、伊朗和沙地阿拉伯之間的協調者角色。

另邊廂,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後,跟沙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重塑沙美兩國關係,特朗普也伺機繞過俄國勢力,向外界證明美國對原油市場甚具影響力。美國近年積極發展頁岩氣油外,美國原油庫存持續擴張,對沙地原油進口依賴下降,特朗普經常利用Twitter發文批評油組操縱油價。而因貿易戰跟美國陷入冷戰的中國,在國際油價下跌時間成為贏家。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Steve H. Hanke今年10月《福布斯》專欄分析指,沙地流亡記者卡舒吉遭殺害事件持續發酵,該國面臨政權管治風險升溫,自油價從10月高位下滑,謀求轉型的沙地,趕快將原油出售圖利,勝過囤積原油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