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香港富豪也擁有「私人炒房」,近年科網股當炒,自然也有參與其中,但隨着昨天公佈季績的騰訊(700)等科網股今年股價表現差強人意,不少本港富豪的私人炒房也疑似一手蟹貨,有基金界人士認為,上一代富豪未必熟悉科網股,跟隨他們入貨隨時炒燶,但對持騰訊重貨的散戶來說卻甚感安慰,「起碼知道有人陪自己輸」。
記者:馬秋哲 余秉峰
為保持私隱,近年不少富豪轉用大行或離岸公司作資產安排,但仍有幾間較有名氣的證券行值得外界關注,當中包括疑是九倉(004)前主席吳光正的御用經紀「哥連頓證券」、華置(127)前主席劉鑾雄私人名下證券行「天發證券」、新世界(017)主席鄭家純的周大福珠寶金行及鼎珮(VMS)等。
事實上,投資者持有上市公司5%以下股份,毋須向外界披露,故外界只能透過中央結算系統(CCASS)資料作出推斷。以哥連頓證券為例,所沾手的股份不算多,除了九倉和會德豐(020),似乎特別鍾愛騰訊,過去幾年一直頻密買賣,對上一次在2016年至2017年期間炒騰訊,估計獲利近7,900萬元。
好景不常,哥連頓今年雖然忍手到9月6日才出手撈騰訊,卻似乎難逃虧損的命運。當日哥連頓持騰訊股權的水平,一口氣由0股升至約680萬股,以同日收市價314.6元作參考,估計涉資約21.39億元,但騰訊股價一直未見起色,在股價貼近300元時,哥連頓開始大手拋售,疑似止蝕,在上周四即11月8日,它把餘下的40.2萬股沽出,參考當日收市價293.6元,這批貨的虧損幅度或達6.68%或844.2萬元。
至於其他富豪炒房,表現可能更差。「大劉」的天發證券,持倉一大部份均為細價股,但證券行今年卻密密收集騰訊,幾乎每個月也有動作。在年初,寄存在天發的騰訊持股量為4.53萬股,在1月5日首見上升,當日收市價為422.2元,至今買多賣少,增持67次,估算共涉資2,687萬元,扣除被沽出的持股後,一來一回淨增持2.56萬股,最新寄存的騰訊股權達7.09萬股,按騰訊昨日收市價272.2元計,市值1,929.9萬元。而被稱為鄭家純「御用經紀」的鼎珮,今年也密密買騰訊,持倉由年初5.86萬股升至7.3萬股,現時騰訊持倉市值約為1,987.1萬元。兩間券商的騰訊股權都是有增無減,不時在收市價較高的日子出現增加,在較低的日子減少,年內新增的持倉容易淪為蟹貨。
專家:難判斷投資表現
除了騰訊,有富豪對同股不同權的小米(1810)也有興趣,其中天發證券自小米上市後持倉不斷增加。該行於小米上市當日已持有1.58萬股,估計有入飛抽小米,其代持股權水平在過去幾個月不斷增加,中間僅曾合共減少42,000股,因此截至11月9日已持有26.4萬股小米,市值約347.4萬元,但由於天發的客戶多在7、8月入貨,他們難免坐艇。
有基金經理認為,近年這些「私人炒房」角色漸褪,主要是大孖沙重視私隱,不想持倉被公開,「加上富豪們不會只用一間證券行,所謂御用炒房的持倉或只屬冰山一角,分析這些證券行持倉時,還要有轉倉、代持、對沖等可能性,很難從中判斷其投資表現」;海納資產管理董事吳家順則表示,這些家族色彩濃厚的證券行,參考性不算高,但對中、小市值的股份有較具指標作用。
四富豪炒房買騰訊損手
資料來源:Webb Site、力寶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