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鍾士元於1989年獲英國頒授最高級別的GBE(爵級大十字勳章)爵級勳銜,與其前任行政、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東亞銀行前主席簡悅強同樣獲得此等級勳銜。GBE勳銜比何東、李嘉誠和曾蔭權等獲頒授的KBE勳銜高了一級,據英媒報道,GBE每年只會授予一至兩人,自2000年至今,只有16人受勳。
受麥理浩賞識入行政局
鍾士元經歷前港督麥理浩、尤德和衞奕信年代,並受到麥理浩的賞識,麥理浩於1971年上任港督,1972年隨即委任鍾士元為行政局議員,令他躋身港府最高決策機構,其後更成為立法局及行政局的首席議員。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提到,鍾士元曾經於70年代成功游說麥理浩,增加立法局內非官守議員的數目,提升該局民主成份。
在香港前途問題扮演重要角色的鍾士元,於1989年獲英國頒授GBE爵級勳銜,是英國勳銜制度中的最高級,較同為爵級的KBE勳銜更高級,故鍾士元又被稱為「大Sir」。而在此之前,他於1968年獲OBE,1975年獲CBE,1978年獲冊封下級勳位爵士(Knight Bachelor)。
GBE勳銜極少頒授,獲此榮耀的華人更屬絕無僅人,同樣曾為行政、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的東亞銀行前主席簡悅強則於1979年獲勳,是第一位獲賜封GBE勳銜的土生土長港人。簡悅強於2012年去世,生前曾倡議成立廉政公署,奠定廉潔香港的基石。
1997年回歸前夕鍾接受《南華早報》訪問,表明不會放棄爵士勳銜。他指出,不論為中國或是英國效力,他都致力維護港人利益,但他在回歸後會使用「鍾博士」名銜,而不再用「爵士」稱號。
他形容,回歸前來自英國的勳爵本屬本地榮譽,他亦有獲得海外榮譽,如他曾在日本獲得榮銜,但香港政府從無使用此類名銜,當香港回歸中國後,中國的榮銜便會成為本地榮譽,而英國爵士名銜等將會成為海外榮譽,故不再使用「爵士」稱號。
■記者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