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局之父」1988年改革公院

「醫局之父」1988年改革公院

【本報訊】七、八十年代公立醫院服務及環境欠佳一直為人詬病,改革之聲不絕於耳,當年行政局建議要將醫院政策及執行營運兩項工作合併,時任港督衞奕信邀請鍾士元任「開荒牛」,於1988年成立臨時醫院管理局,推動公立醫院改革,1990年在醫管局成立後更擔任首任主席,在其帶領下,醫管局與當年的醫院事務署及15間補助團體訂立協議,將各醫院管理權交予醫管局,成功帶領香港的公營醫療發展踏入新的里程。

現任醫管局主席梁智仁亦為首屆醫管局大會成員,曾與大Sir共事的他,對其果斷、敏銳的洞察力及對工作的熱誠深感欽佩,又指大Sir奠定現代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功不可沒,足以垂範。

「活到96歲要多謝醫生」

對於大Sir辭世,梁智仁指醫管局大會仝人及全體員工均深感惋惜。他感謝鍾對醫管局的貢獻,又代表醫管局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及哀悼。

醫管局2010年底慶祝成立20周年,筵開150席,當時已行動不便的大Sir,撐着助行架出席,時任主席胡定旭當時形容大Sir是醫管局的「親生爸爸」,這些年見證「親生仔」開枝散葉應老懷安慰。當日醫管局「五代同堂」,五位前任及時任主席鍾士元、吳光正、羅嘉瑞、梁智鴻及胡定旭同場現身,亦為一時佳話。

大Sir於2013年曾接受醫管局訪問,形容醫管局服務是「世界難找」,指香港這樣一個污染的城市,人均壽命仍排行世界第一、二,證明醫療做得好好,又說自己能活到96歲都要多謝醫生。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