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案開審前 離開中大在即陳健民告別演講「最黑先見到星星」

佔中案開審前 離開中大在即
陳健民告別演講「最黑先見到星星」

【本報訊】佔中三子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等9人所涉佔中案件,下周一正式開審。由校園走上街頭抗爭,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昨晚舉行告別演講,吸引逾500人到場。三子再度聚首,有人送上「行無愧怍,天道昭昭」書法致敬。陳大談民主、宗教啟蒙,最後寄語學生要不枉此生,「希望大家唔好放棄,喺最黑嘅環境先見到星星」。

記者:黃翠儀

演講題為「毋忘燃燈人——向啟蒙者致敬」,全場座無虛席連樓梯走廊亦坐滿,程翔、劉慧卿、蔡子強等多位名人到場支持。面對不明前景寧願輕身上路而提早退休告別,陳教授此刻無怨恨、悲哀,反而最強烈是感恩,感激自1979年到中大讀書教書」。

告別演講後,大批學生爭相與陳合照。

演講尾聲,全場站立掌聲雷動。

政治啟蒙 源於「金禧事件」

他提到70年代「金禧事件」是政治意識啟蒙,中學時收到大學生師兄給他單張,那時校長說「唔好理佢呢啲人攪亂香港」,他問:「呢句大家係咪好熟?」引來哄堂大笑。當時他帶兩個弟弟去維園寫生,自己跑去附近參加集會,領悟到社會運動可以改變社會,加上有信仰思索人生意義,「我覺得我走一條啱嘅路人生會有力量」。

回歸前香港前途問題令他陷入掙扎,「當時我好關心中國都好,但點解要回歸中國呢?」他認為相關問題應問學生、舉辦公投,惟提議最終被否決。他開始思考何謂民族主義,「整個人開始搵到自己路向,要保障香港人權自由唔好受損,要爭取民主,要爭取普選」。他在移民潮中逆流回港「為中國民主化做事情」,要耗一生努力令中國人明白「公民社會」四字。為爭民主,「我連中聯辦都走入去,只要有對話機會」。中聯辦組團與北京智囊開會時,他曾任團長,直到2012年感覺對話之路已盡,不會有真普選,才覺得一定要想方法。後來縱說佔中只有5%機會成功,但他堅持仍要全力去做。

陳妻(後排右)昨亦有到場。

陳健民在fb上載一名市民贈送的心意卡。

500人到場 站立鼓掌一分鐘

非暴力公民抗命啟蒙他的民運策略,為爭取公義願承受刑責,當年甘地、馬丁路德金和平抗爭初期,「都係冇乜人理佢」,甚至有黑人亦覺得抗爭者「阻人搵食」。他強調,只有公義制度才能保證長遠和諧,否則便是假和諧,「所以周融嘅出現唔係偶然」。他說,佔中案審訊將是很重要一部份,要還原歷史,惟憂慮串謀罪隨時可涉及上百萬人,包括控告很多民主派領袖,對言論自由有深遠影響。若控罪合理,他不會抗辯,為爭取民主是要付出,亦料判刑後短期內會影響年輕人參與社運,但相信很多人關注審訊。

最後他寄語學生要不枉此生,全場逾500人站立鼓掌近一分鐘。主持周保松形容是歷史性講座,朱耀明則指每次想起陳均感難過,因對方為佔領付出許多值得尊敬。戴耀廷稱不曾為叫二人發起佔中而歉疚,「到現在為止我仍然相信香港冇其他人可以帶領呢場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