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兒童及青少年的運動教練,在訓練的工作上經常也會遇到不同的困難,例如進度未如理想、學習情緒不時波動、個別學員受到排擠欺凌等,但客觀來看,這些情況也是可解決。我們可從訓練計劃的調整,改善進度、增加人手去為學員作出幫助及輔導、利用不同程度的獎罰制度及個別會晤,提升整體的融合性。
前陣子,跟幾位球會教練聚會,討論現今訓練所面對的難處,不約而同一致指向一小撮經常干預訓練的家長,嘆息他們才是令兒童及青少年運動員難以成長的核心原因。
每次球會的恒常練習,各教練正認真指導之時,你與我也不難看到一些比較「肉緊」的家長,會在旁大聲指摘自己的小朋友,指點一番,變身成為助教一樣。其實,家長這種肉緊表現對多方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首先,在教練的角度,不多不少也會對小朋友造成負面印象。既然家長願意對教練投上信任的一票,便應當放手給予教練作出合適的訓練,若在旁太多的指點、責罵及教導,只會令教練煩厭及被視為不尊重的行為,長遠又怎會有耐心及動力去教導自己小朋友。
其次,這小撮家長的行徑也會對其他學員不公平,他們這些「噪音」必會令場內其他學員分心,專注力及表現下降,亦會令他們在對練過程中不知所措,嚴重影響大家的練習質素。最後的受害者,當然是「肉緊」家長的小朋友。試想想,小朋友慢慢進入青春期,自尊心和自我形象也會開始建立和提升,當家長在其他隊友面前大聲指摘,小朋友又顏面何存?大家不要輕看,這種可被孩子視為的「羞恥」,除了令他們難於在團隊中建立關係,也會摧毀運動及處事的自信,影響深遠。
奉勸各位家長,維持一個良好的三角關係是非常重要,試學懂放手,讓專業去教出專業。
隔周四刊出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