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靠攏美國 削油組影響力

沙地靠攏美國 削油組影響力

原油市場從今年10月高位節節下滑,跌市元兇之一包括成立近60年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其變幻不定的原油政策,以及產油國「龍頭」沙地阿拉伯向美國靠攏,均削弱組織在國際原油市場影響力。

沙地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去年6月接掌後,向美國特朗普政府靠攏,確保沙地的軍事力量於中東地區不變,其主張經濟改革,籌備沙地國營原油公司沙地阿美上市等,逐步將沙地由昔日原油大國,轉型為金融投資國家,淡化了石油輸出國組織協調各國石油能源政策協調和統一的任務。

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油組」,1960年9月成立。創辦初期成員國只有沙地、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內瑞拉。當年上述五國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舉行第一個會議,簽訂成立油組協議。

目前OPEC成員國家擴展至15個國家,但成員國對減產和增產政策搖擺不定,令原油市場持續波動。油組及俄羅斯等國去年1月宣佈增產,藉此緩和全球原油供求失衡,令國際油價由每桶100美元滑落至每桶30美元水平。今年6月,油組成員國銳意減產來「托價」;11月初,美國對伊朗重啟原油禁運後,沙地持續增產以彌補伊朗原油供應缺口。同時,美國和俄羅斯等原油出產大國產量亦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