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日會見港澳代表團時大派定心丸,既盛讚港澳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貢獻,又肯定港澳仍有特殊地位、特殊優勢。座位安排的禮遇、照讀講稿的慎重,也反映北京對港澳在中美貿易戰中發揮不可替代作用的期望尤甚於民營企業。只不過,中共毫不動搖推動一國兩制實踐的承諾,與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一樣,都是越派越令人不安的定心丸,恰恰證明中國經濟及港澳處境、民企處境的險惡。
禮遇港澳代表團超過民企
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會見,由習近平率林鄭月娥、崔世安先入場,韓正、楊潔篪等領導人則跟隨其後,座位安排也不同於11月1日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這次是習近平與林鄭月娥、崔世安並排坐,是禮遇賓客的方式,而上次座談會是習近平與汪洋、王滬寧、韓正等領導人與企業家面對面坐,仍有當面訓示的意味。
另一可留意的細節是,習近平在談到港澳的歷史貢獻、未來地位時都是照讀講稿,強調「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澳門仍然擁有特殊地位及特殊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此照本宣科,既顯示這番論述的重要、慎重,也顯示這不是習近平隨口說出的心聲,而是由相關部門草擬的講稿。
事出反常必有妖。北京今次禮遇港澳代表團,一是如習近平所言,安排這樣的會見、座談表明中央充份肯定港澳同胞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作用與貢獻,二是在中美貿易戰開啟及中美走向新冷戰的背景下,北京期望港澳再發揮特殊地位、特殊優勢的作用。這種肯定與期望,與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的背景與大派定心丸都如出一轍。
在本月初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派定心丸之際,更公開駁斥民營經濟離場論、新公私合營論是完全錯誤的,不符合中共的大政方針。在香港問題上,習近平主政後,每逢中共領導人或港澳辦官員重申一國兩制,媒體多會稱之為派定心丸,習近平更多次宣稱要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
金絲雀變金鵝是一枕黃粱
弔詭的是,習近平的定心丸是越派越讓人不安。有網友統計,中共喉舌《人民日報》70年來共有1,840篇報道的標題或內容含有「定心丸」,近年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僅2016年以來的不到三年時間就出現371次,即每兩三天就出現一次,「說明社會各階層的焦慮水平越來越高」。
對中共的言論採正面宣傳反面看是國際間的共識,中共越是高喊毫不動搖,說明其中已經動搖理念、心態的人越多,政策動搖、改變的越多。近兩年吃習氏「毫不動搖」牌定心丸最多的民企、香港,就是政策轉向最嚴重的,受到傷害最嚴重的。但當中美貿易戰引爆中國政治、經濟亂象後,民企、香港在抗衡美國壓力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再次受到習近平和中共高層的重視。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貢獻已載之史冊,但要香港在中美走向新冷戰的過程中再次發揮作用,只能靠香港的兩制之利,而不能靠一國之威,只能靠香港的自由、法治機制,不能靠領導人的定心丸、虛幻的愛國高調。中共權貴及林鄭月娥政府,一邊削弱港人治港的權力能力,摧殘香港自由法治,讓香港成為籠中金絲雀,一邊幻想香港成為專替中國生金蛋的金鵝,到頭來只會是一枕黃粱。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