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城鄉對抗 - 左丁山

美國城鄉對抗 - 左丁山

今次美國中期選舉,明顯表現出美國一國兩派,敵我分明,並非簡單的兩黨政治。特朗普把中間偏右的共和黨拉向極右,前衛民主黨人(如桑達斯)把民主黨拉向極左,共和民主兩黨的溫和中間派如已逝世的麥凱恩,已無立足餘地。

到了2020年,特朗普能否連任,取決於美國中西部農民和工人是否繼續一面倒投向保守陣營,今年的中期選舉投票及選前民調確實顯示,支持特朗普共和黨的選民多是中學教育(無大學學位),收入較低的白人藍領,長者保守派(看LGBT不順眼),和鄉村農村農民,市鎮居民;投票給民主黨的是城市及近郊富裕市鎮的高收入人士(不論種族),知識份子及LGBT一族;黑人、拉丁裔明顯投向民主黨,亞裔說不定。過往工會必然是民主黨鐵票,但現時工會因貿易戰及關稅保護,已成為特朗普囊中物。

參議員選舉是全州投票,今次共和黨在參議院佔優,皆因個別的鄉鎮居民、農民不在少數,投起票來,實力不會輸給大城市選民;眾議院議員則有不同選區,在城市選區的,民主黨候選人佔盡優勢,今次能成功重奪眾議院主導權,皆拜選區劃分所賜。後年總統選舉,特朗普必然重啟鄉村包圍城市戰略,放棄紐約、麻省和加利福尼亞這些知識精英雲集的大州,主力經營中西部農業及工業州份,利用選舉人票制度,即使輸掉選民總票數,務必贏得足夠選舉人票,續留白宮。

中國針對美國關稅戰,採取精準打擊策略,向美國農產品(如大豆)徵關稅以牙還牙,希望煽動美國農民不滿,向特朗普施壓,這策略可說是落空了,美國農民雖受關稅之苦,還繼續是特朗普的票倉,穩如泰山。反對貿易戰,反對特朗普的選民多是自由派,但這些人往往同時不滿中國的網絡監控及人權侵犯,於是特朗普派和反特朗普派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贊成對中國施壓,前者因為貿易和科技侵權,後者因為人權和言論自由。預料特朗普會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政策,一來轉移國內視線,二來是回應基層支持者的意願。今個月底的特習會,實在不知從何談起,特朗普不可能臨陣腳軟,習近平不可能跪地求和,大家嘻嘻哈哈吃一頓阿根廷牛扒算了,股市不宜對甚麼談判抱有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