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物入侵易損聽力照電筒 灌欖油 兒童耳道捉蟲

異物入侵易損聽力
照電筒 灌欖油 兒童耳道捉蟲

【本報訊】小孩突然做出拉扯耳朵動作,甚至一直叫痛,小心是異物入耳的表現,家長要關注。耳鼻喉科醫生表示,異物入耳為常見急症之一,患者以兒童居多。入耳的物件五花八門,如BB彈、膠擦甚至曱甴,有機食材如豆類等入耳較危險,因會在耳道內膨脹,亦容易因細菌感染致發炎,嚴重可令聽覺受損。兒童一旦亂放東西入耳而感不適,很多時會因怕被責罵而沉默不語,家長應多留意子女小動作,一旦懷疑要盡快求醫將異物取出。

記者:嚴敏慧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鍾耀基表示,以往在公立醫院工作時,平均每個月會處理3宗異物入耳個案,七成患者為兒童,多為9個月至8歲。但亦會有成人個案,「細細粒嘅嘢最多,BB彈、豆、細電池都有,喺外國成日瞓草地亦會有昆蟲爬入耳,大人就撩耳仔,棉花棒頭留咗喺入面,亦曾有中風病人耳道有蠅蟲」。

異物入鼻切忌躺平

異物卡入耳道,疼痛程度要視乎異物所在位置。鍾耀基醫生指,剛好塞在耳軟骨及硬骨的交接位置,痛楚會大增。若為有機材料入耳,如食物或豆類,則要更加留意,因為這類小東西可在耳道內腫脹,並會令感染迅速發作,「因為有營養,細菌可以繁殖」。另外,昆蟲入耳倘若仍然活着,則有機會咬住耳道內壁或耳膜,小電池入耳亦有機會因為化學品洩漏引發燃燒,非常危險。

小朋友很多時因害怕被家長懲罰,異物入耳即使感到不適仍會沉默。鍾建議家長要留意子女小動作,例如有否時常拉扯耳朵、是否經常咳嗽等,常見異物入耳症狀還包括失聰、耳朵出血、流膿、暈眩等,如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引致較嚴重後果,包括穿耳膜、中耳炎甚至聽力損失。

鍾醫生表示,如果懷疑子女有異物入耳,可以輕向後及向上拉起耳廓,使耳朵伸直,再用手電筒照看,如見到有昆蟲入耳,可用光線吸引看牠會否爬出。「好肯定係仍然生存嘅昆蟲,可灌橄欖油入耳道殺死佢,但要好肯定先得」,他指最好是即時求醫,讓醫生取出異物,及檢查耳朵有否受損。

除了異物入耳,異物入鼻孔更為緊急。鍾醫生指出,異物入鼻同樣在兒童較常見,塞入的物件與入耳的大同小異,但如果有異物入鼻又不能取出,必須在1至2個小時內向醫生求助及移除,「因為有機會跌入咽喉,再錯入氣管,可以令人窒息,係有生命危險嘅,異物入鼻絕對係急症」。他又提醒若有異物入鼻,千萬不以躺平,「坐直個人最好」,如有黃色較濃的分泌物流出,可能已經發炎,更需要立刻求醫。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