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萬人排公屋 輪候5.5年創新高

27萬人排公屋 輪候5.5年創新高

【本報訊】房委會最新的公屋輪候冊數字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輪候冊上有26.77萬宗申請,當中一般申請約有15.02萬宗;輪候上樓時間一再延長,至最新5.5年,創18年新高,更遠超平均3年的上樓目標。公屋聯會指,輪候上樓時間隨時突破6年,令「三年上樓」目標淪為「六年上樓」,基層市民上樓變得遙不可及。

有團體擔心市民排公屋隨時等足6年。

三年上樓目標恐變六年

房委會昨於網頁公佈最新公屋輪候冊數字,截至今年9月底,輪候冊上有26.77萬宗申請,較今年8月公佈的26.85萬宗申請輕微減少。當中一般申請包括家庭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為15.02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單身申請數字則有11.75萬宗。

申請宗數減少,但輪候冊時間卻越來越長,一般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由5.3年增至5.5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維持在2.9年。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兼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稱,對輪候時間增至5.5年感到憂慮,又估計一般家庭輪候上樓時間隨時突破6年,令「三年上樓」目標淪為「六年上樓」。

此外,政府現時的「公務員房屋配額計劃」為初級公務員及退休初級公務員,每年提供500個綠表配額以購買綠置居或居屋單位。消息透露,政府建議在2019/20年度及2020/21年度,將有關計劃的綠表配額由現時500個,增至800個配額;隨後2021/22年度至2023/24年度,每年配額則為750個。

消息透露,政府在5年內可提供2.63萬個資助出售單位,即平均每年有5,260個資助單位,加上綠置居恒常化後,每年將有一個或多個公屋計劃轉為綠置居單位出售,認為增加綠表資格證明書配額,不會影響資助出售房屋的供求。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