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我上周寫跳食,有些讀者說莫財,更多以敲問雄姿窮追不捨,紛紛追問我前兩年在香港restaurant hopping「點食法」,欠債一樣。大家且先放下「降」在本人頸上的屠刀。
首先,「跳食」是關於好玩、貪fun,和銀両無關,老套說句:豐儉由人。我甚至相信,基本上人人都跳食過。
你試過掃街未?一次過,幫襯多個不同的小食檔,先來炸釀三寶,再跳過隔鄰篤一串魚蛋,之後另一車要幾條沙爹,喜歡再過檔又買多底炭燒雞蛋仔都得,可能是很多人一生中最早的跳食。雖未至於是「餐廳hop」,但道理一樣。銅鑼灣是我故鄉,出生至移民前住在開平道/禮頓道,距離白沙道/利園山道才幾分鐘,近舊投注站的門前,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流動小食檔,有時還有烤魷魚、鹽焗蛋、炒栗子和烚粟米等,放學時嘴饞癮起敵不過。由於離家很近,我喜歡買回家吃,冇咁「呢hea」。
如果掃街未試過,那台灣的夜市去過了吧,也是跳食,絕不離地,與荷包厚薄不掛鈎。
策劃了「餐廳hop」,少許因為好友到了大陸某地區公幹,冇啖好食,又不敢亂吃,呻得樹葉慢鏡散落遍地,後面又有二胡伴奏,我便決定回港後為此慘慘豬來個「大報復翻本之夜」,組一個我們仨,出發。
第一站,先到中環西班牙餐廳吃一客Goose barnacles(鬼爪螺,要預訂)、一客陳年火腿,輕輕的,是為序幕。喝什麼?Sangria好了,想特別一點,喝Sangria blanca。傳統的西班牙水果酒Sangria是以紅葡萄酒做的,轉轉調來個白葡萄酒做的版本,添趣。
吃罷,結賬起行,輕鬆徒步十分鐘,去下一間。先來精緻的海苔脆片海膽無花果小點,海膽和脆片中間配一塊oyster leaf,味道和質感的組合相生相剋,新鮮的活潑在口中高歌。然後,原個流心鴨蛋薯茸湯,內裏暗藏一顆小小的西班牙sobrassada香腸,賣相與美味並重。最後一道新鮮burrata芝士,白皚皚的軟雪旖旎香糯,上面灑上黑芝麻碎粉和薰衣草小花,吃時淋些番茄車厘子gazpacho伴小多士同吃。我點了被譽為死前必喝的奧地利白酒Schloss Gobelsburg Ried Lamm Gruner Veltliner。
留意,在首兩站,吃的都是小點菜式和份量,餐廳跳食,尤其開首不宜吃太多。酒方面,別揀要慢慢透氣、喝它幾段聲色變化的,你沒這個時間,找些即喝即享受,一見如故的最好。
之後跳去一間新派居酒屋繼續吃,為了它的北海道蟹膏多士;豆腐是全團人之愛,便加一客冷豆腐,醬油、芝麻、松露汁三吃,喝凍清酒。
最後步行7分鐘,到了專吃意大利Cicchetti的地下小店作終站。像西班牙的tapas/pintxos ,他們叫作Cicchetti的小點小碟晚晚不同,那次剛巧遇上Friuli之夜,就喝Friuli紅白酒,嘗家鄉菜:煙燻紅蘿蔔,香辣蕃茄Langoustine、家鄉羊肉球和慢煮牛仔肉蘑菇卷,最後加一個Milk gelato配莓子醬作結,飽飽,無憾。那夜我很喜歡為食發姣的自己,和一起傻的我們。
餐廳hop,比起掃街行夜市,少一點隨機即興,多一點心思安排。要知道,玩Bar hopping,東家不飲飲西家,事前無需訂位,反正大家都是企晒出街「立飲」。Restaurant hopping則不同了,出發前必須細心編排行程及路線圖,預早訂好每間餐廳,計算好每間的到達鐘點、逗留時間和餐廳之間的腳/車程,否則去到,因沒枱或誤點不獲招呼便掃興了。更好是連在每一間餐廳要吃什麼菜,都一早心裏有數,要訂的先訂,又不必去到夜長夢多,磨蹭要吃什麼。想玩神秘,可像我一樣,團友們都不預早知道跳食詳情,不必知道團長去哪兒,讓整夜都有新鮮感和驚喜。我特意選了些團友沒有吃過的新店和秘店,而最後一間餐廳,該有finale大結局的高潮能力,管它是氣氛上或是味道上。
記着,每站之間,時間預鬆好過預緊,玩得餐廳跳食,時間上一定是奢侈的。「一頓飯」,我們慢食了5個多小時。你要當自己大闊佬一樣花你的時間,平日360天工作還不夠衝鋒陷陣嗎?間中騰一千零一夜好好縱容自己,合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