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豪在倫敦讀碩士,兼職做宴會侍應,負責傳餐,其實佢在香港全無工作經驗,估唔到到咗外國,就為咗賺零用錢(學費住宿全由父母包辦),竟可放下身段,學咗兩三日就出席大場合,居然仲在Dorchester酒店宴會廳內,見過英國首相文翠珊與倫敦達官貴人㖭。講到底,兼職工大判頭會肯請外國學生做宴會侍應,當然係因為人手不足,到處事求人、英國白人、南亞裔、非洲裔都搵唔齊之時,唯有搵埋亞洲學生,識講英文者最優先。
學生豪話英國一旦脫歐,不准東歐移民到英國,都唔知去邊度搵人做基層工作如泥水、清潔、通坑渠、鋪電纜電話線等等行業工人。佢一次坐Uber,司機係印度裔,自言1990年二十歲單身到倫敦,工作二十年後已買咗屋,回家鄉娶老婆,現在一家四口住在倫敦外圍,坐火車約一小時到倫敦,覺得好幸福,對學生豪講:「其實我已經係中產,想培養兩個仔做醫生律師,冇東歐移民,邊個幫我屋企修理水喉廁所呀。早知會咁,我就唔投票贊成脫歐啦,最好再來一次公投,等我哋反對脫歐!」
好多人都係咁現實嘅嘞,一旦知得清楚冇人做低端而必要嘅職位,累親自己之時,思維立即改變。學生豪返到嚟香港,日日與同學出外「重聚」,到處去食飯飲茶,立即發覺周圍唔夠捧餐侍應,好多工人都係講廣東話帶外省口音嘅,同屋企人講起,佢爸爸話:「地盤雜工差不多個個都係鄉音人士或南亞裔,冇咗呢啲移民,沙中綫與公屋地盤唔慌有工人做下欄工夫。」目前一啲本土組織將每日內地移民配額150個視為洪水猛獸,樓價飛升之源,要求政府不准每日150人入境,眼光何其短視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當年報讀中大MBA,GMAT考試得分爆燈咁滯,當高官之後,講數字果然一針見血,係其他局長講唔到嘅。佢在10月28日網誌指出香港人口增加來源,1997年香港有649萬人,2017年有739萬人,增加咗90萬人,本土組織經常講每日內地移民150人,每年54,750人,20年就109萬5千人。但羅局長講,呢20年間香港人口自然增長48萬(出生減死亡),外傭增加20萬,已經多咗68萬,與每日150人無關,淨移民(移入減移出)係22萬,加埋就係增加90萬人,香港何來新移民壓力呢,如果冇咗新移民,香港今日更加搵唔到工人做嘢!山竹過後,大記者搵技工到屋企執漏,卒之等咗一個月,上星期先至有熟手技工幫忙,技工已50幾歲,冇徒弟,十年後,不知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