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誇張的用詞出現得太頻繁,便會失去了那種尖銳鋒利的影響力。譬如你逢人便說「美女」,結果只是有眼耳口鼻便獲你垂青,下次四大美人雲集一身也不會有人覺得漂亮了。
今日香港用得最濫的應該便是「淪陷」兩個字。東涌淪陷、沙田淪陷,說的其實就是大批內地遊客殺到,影響當地居民生活,網民齊喊一聲「淪陷」。
其實這種淪陷不算是最嚴重了,只不過是來港的旅客太多,也太靠近民居,互相搶奪資源,才有這種磨擦。
有一種真正的淪陷悄無聲息的出現,沒有視覺上像東涌排隊人龍那樣震撼,但卻是侵蝕入骨的疼痛。
譬如巴丟草的展覽被煞停。巴丟草是一個諷刺漫畫藝術家,作品大都以鮮血淋淋的背景,襯以黑色的文字,以及政治人物扭曲的臉容為主題。當中最常見的人物便是中共的領導人,毛澤東習近平都是常客。譬如習近平站在一個大學畢業生身後用紅色的口罩封住大學生的嘴,又試過把天安門毛澤東的相片位置打開,露出一個炮台。有時又筆走偏鋒,一幅漫畫叫「雷鋒日」,卻是雷鋒用後進體位和一個屁股交歡,玩的就是「日」在大陸用語即「性交」的雙重含意。
但說到底,也就是一個政治漫畫家。他的畫再難看也不會令政權丟一條頭髮,但政權就是容不了他。
這是比FCC更恐怖的干頂,因為FCC是秋後算帳,巴丟草卻是事先審查嗌停,甚至是直接威脅藝術家的安全。香港這個城市已經活在阿爺的家規紅線。下一次再有甚麼雨傘運動年展,會否也被嗌停禁止?之前的紅線是「不能掂港獨」,巴丟草的作品沒有播獨,有的只是諷刺共產黨的獨裁,在97前這幾乎等於是香港人的自由招牌,今天卻都被丟棄,這才是一種看不見但影響更深遠的,香港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