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中美僵局未解 經濟跌勢難止 - 盧峯

蘋論︰
中美僵局未解 經濟跌勢難止 - 盧峯

因着特朗普上星期四跟習近平的一通電話,中港股市即像吃了興奮劑那樣異常亢奮,恒指狂升1000點,成交額大增至超過1,700億。內地股市同樣像開慶祝派對,上海股市上升2.7%,深圳股市則急升近4%。人民幣匯價升勢也不遑多讓,匯率從逼近七算反彈至6.85水平,暫時離開「危險地帶」。中港金融市場如此亢奮基於一個想法,就是特朗普跟習近平的那通電話預示中美關係轉勢,貿易戰僵局有望解決,令中港股市及經濟守得雲開,不管藍籌、科技、內銀、內需股自然因此大升特升,1000點升幅就是這樣煉成的。

特朗普軟硬兼施逼讓步

可惜,這份亢奮顯然是表錯情。特朗普的確跟習近平通了一記電話,兩人委實同意在G20𥧌會會面;特朗普還說了一些「好話」如非常重視跟習近平的個人關係,可以跟中國達成好的貿易協議……等。但只要對特朗普這個人的政治風格有點了解,只要看看美國政府的實際行動,只要明白民主共和兩黨在遏制中國上的立場幾乎一致,就可以明白那一通電話頂多是特朗普的政治手段,希望軟硬兼施促使中國在經貿問題上讓步,特朗普及他的政府根本沒有改變全力遏制中國的基本政策。

經過近兩年的管治,特朗普的政治作風清楚不過。他任何時候都只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打算,盡各種機會努力撈取政治好處。為了達到這目的,特朗普任何難聽的話都不怕說出口,任何討好的說話都可以隨口說出。需要的時候,特朗普可以跟任何政治人物稱兄道弟,不需要或無利用價值的時候,他可以反臉不認人。信諾、忠誠在特朗普的字典上是不存在的。

北韓大獨裁者金正恩從威脅全球的「火箭人」變成親愛的政治領袖不過是幾個月之間的事。特朗普上台後不斷強調跟習近平關係良好,可同時又對中國大打貿易戰,不斷擴大徵收關稅範圍。中國政府以至不少投資者已因此而吃了大虧,今次的一通電話怎麼值得如此興奮?

再看美國政府的實際行動。就在特習通電話的同一天,美國司法部宣佈制裁一家中國科技公司,因為這家以福建為基地的企業竊取美國公司的知識產權特別是科技研究成果。這是今年9月以來第四家因商業間諜問題受制裁的中國企業。由此可見,自中興通訊被罰巨款後,美國政府打擊中國科技企業的行動不但沒有絲毫放鬆,反而加碼升級。

美打擊中國高科技無手軟

而且,今次案件由司法部長塞申斯親自高調公佈,反映美國政府的重視。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其中一個主要目標就是打擊中國發展高科技的能力,從而阻止「中國製造2025」的宏圖大計。既然這方面的遏制行動沒有手軟,反映美國短期內不打算休戰罷兵。

事實上在特習二人通電話後不過24小時,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立時高調出來潑冷水,指即使月底中美兩國元首會面也不大可能達成甚麼協議,並強調當前中美在貿易談判上沒有甚麼進展。

更根本的是,不管從特朗普的個人政治利益還是美國的長遠國家利益而言,中國都是不能不遏制打擊的對手。特朗普高舉「美國優先」、「美國再強大」旗幟,中國則是在不少美國人特別是藍領工人眼中奪取他們職位、挑戰美國霸權的主要對手,特朗普為了爭取連任,為了穩住本身的基本支持,他絕不想被選民視為對中國讓步或軟弱。

而在美國國家利益來說,中國近年快速冒起已在各方面威脅美國的主導地位,在南海島嶼建基地、一帶一路、建立亞投行、大舉進軍非洲及拉丁美洲……等,無一不在撼動二戰以來美國的霸權,美國朝野中越來越多人表明不能任由中國削弱美國的影響力,必須加以遏制。既然個人利益及國家大局都要求特朗普以中國為假想敵,中美關係要轉勢談何容易。

中國政府其實也不會完全不知道特朗普兩面三刀。只是形勢比人強,中國經濟本身正面對巨大調整壓力,政府左支右絀,市場、投資者以及民眾對經濟前景的信心都在削弱。今次特朗普來電總算沒有進一步施壓,讓北京可喘一口氣,只好來個假戲真做了。把美方的言行當成有轉機。

問題是戲假情也假,雙方真做只能騙人於一時,各方很快就會看穿所謂中美關係轉勢只是假象,中港市場出現的則只是非理性亢奮。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