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飲惜食】莫斯科雙子熟成蔬菜出神入化

【識飲惜食】莫斯科雙子熟成蔬菜出神入化

【識飲惜食】
抵埗的第二天,隨着導遊散步遊覽莫斯科。路經市中心一棟建築物,導遊隨手一指說:「這是一棟綜合大廈,底層是超市,樓上有辦公室、會所。」我抬頭一看,天台有家玻璃屋很漂亮,便問:「那是餐廳嗎?」導遊說:「是啊,現在莫斯科很多餐廳都很時尚很有氣派。」並未多加解釋,想來他也不知道,大廈頂樓的「玻璃屋」所在,極有可能是國際餐飲新潮流、新時代的搖籃。

也許世上真有緣份這回事,離開莫斯科的前一天,我來到了這家「玻璃屋」餐廳午餐。「世界50最佳餐廳」俄羅斯區評委主席介紹我來的,他說:「這是一家值得你來吃吃看的新餐廳。」搭的士抵達,才發現,是你,我們已經見過了。

餐廳叫「Twins Garden」,去年10月才開幕。入口處有一張巨型海報,一副臉孔以雙胞胎兄弟Ivan和Sergey的半張臉拼成,很貼題。電梯「咻」一聲抵達了頂樓,步出電梯,見到窗外金黃色秋葉隨風輕擺,蔚藍天空作佈景板,美得令人捨不得移開視線。我吃的是在「廚師之桌」(Chef's table)供應的蔬食菜單,包廂特別給「廚師之桌」的客人。趟門拉開,合上,跟外面的世界間隔開來,這裏是兄弟倆對菜式演繹的起跑點,也是未來。他們已站在未來的街頭等你走過去相逢。

甘筍釀酒配對 「蔬菜變化比肉類多」

蔬食菜單有12道菜,配8款蔬菜酒——沒錯,不是葡萄酒,也不是時下大熱的果汁蔬菜汁配對,而是自家釀製的蔬菜酒。Ivan解釋,「葡萄可以釀酒,蔬菜也可以,因為蔬菜同樣含天然糖份,經過發酵釀製,就可轉化成酒。不過,有些蔬菜的糖份含量不夠,而且味道較單薄,我們會用另一種蔬菜去補足,譬如甘筍酒,混入防風根可補充糖份和提味。我們覺得蔬菜的味道變化比肉類多很多,如果我們仍以傳統的葡萄酒配對思維去配蔬食菜單,就無法好好發揮蔬菜的特點,而且未必完全適合。所以,我們開始研發、釀製蔬菜酒,特別用來做這個菜單的酒食配對。」有實驗,就有失敗,他們坦然以對,「坦白說,我們的紅菜頭酒還未釀製成功,暫時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做紅菜頭啤酒,用上層發酵的方式釀製,發酵時間較短、用平常溫度,酒味釋放的層次會比較多、香氣也比較濃郁。」

自家釀製蔬菜酒,放諸全球,稱得上首開先河,然而,更精采的在後頭。用餐經驗包括參觀他們的實驗室,走入這個約兩百餘呎的空間,白板上寫滿了字,乍看是一堆方程式,趨前一探究竟,原來是兄弟倆久經鑽研下,整理出兩大類關於濃縮蔬菜風味方法的心得。第一類是透過去除蔬菜中的水份去濃縮,第二類則是增加水份濃縮法。第一類包括乾燥法、冷凍乾燥法、分解液體法、乾式熟成法、發酵法、低壓烹調、太陽能烤箱、用鹽脫水;第二類則有浸泡發牙法、醃製、注射、煮沸、蒸煮、再水化、真空處理……若要一一理解,恐怕要每天來上課。這天,兄弟倆向我展示的是他們最常用也最得心應手的:乾式熟成法。

乾式熟成,就是耳熟能詳的dry-aged,本是一種加工處理肉類的方式,把肉類在特定的濕度和溫度下陳存一定日數,天然激素在風乾過程中被纖維分解,達到肉質鮮嫩、風味濃縮的效果。雙胞胎兄弟把這理念轉化在蔬菜風味濃縮上,效果不俗。比方說,dry-aged番茄,其糖份、果酸、茄紅素等成份,在陳存不同日數後,會釋放不同的風味。他們用經dry-aged處理的蔬菜,混合新鮮蔬菜去做蔬菜高湯,以取得味道的層次感。拍案叫絕的是兄弟倆獨家發明的「蠟封」、「脂肪封」乾式熟成法,以蠟或動物脂肪把蔬菜密封,再放進dry-aged櫃裏熟成。分成蠟封與脂肪密封的最大作用,是前者能給素食者做菜,設想周到。這樣先密封後dry-aged的處理方式,絕非多此一舉。亞洲最佳女主廚陳嵐舒在群聊裏看了我的分享,以專業角度破解其訣竅,「蔬菜在生的狀態下被密封,裏頭的微生物還在活躍中,而蔬菜本身也飽含水份,所以蔬菜的狀態會不停地改變。」換言之,這個方法不但能把蔬菜的潛能發揮到極致,更如把蔬菜玩弄於股掌之中,操縱至變化無窮!陳嵐舒補充說:「如果是單獨呈現食材的話,發展到後來會有極限,譬如魚生,新鮮的食材陳化之後會有一種特殊的狀態,其實很難多吃。蔬菜會比起生魚片擁有更多空間,因為可以混合其他食材一起使用。」咦,怎能如此一針見血?兄弟倆的dry-aged梅子亦會以海藻包裹,以將海水味融入梅子中,增加風味,就跟日本料理中的昆布漬異曲同工。

實在震撼,雙胞胎兄弟創造和掌握的技術,能把蔬菜本身的極限完全打破,食材風味的變數和呈現變成一種堪比十維空間的遊戲,還有許多神秘未知的可能性會陸續湧現!目前他們達成的小成果已是前所未有的突破,未來更是無法預期……

乾式熟成魔法 一口湯三重滋味

以上是理論,那實際效果又如何呢?這次拜訪,兄弟倆用來密封的是椰菜,其中一道烤椰菜,配椰菜高湯,看似簡單。菜端上來之際,Ivan交代,要先喝一口湯──這密封dry-aged魔法的神奇,迫不及待在舌尖上展現!我並非素食者,所以用來入饌的是以牛脂肪密封的椰菜,湯味的第一層是一股清醇的牛肉味,一如牛肉清湯的味道;第二層,強烈的旨味(日文漢字,音:umami)出現了,但很快湯味進入第三層,就是蔬菜的清甜味。這湯味的層次更迭如此出色,想着他們將會創造更多可能性,只能驚嘆。

記得去年在巴塞隆拿專訪分子料理教父Ferran Adria,問了他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你現在想要栽培出色的廚師,還是廚藝科技人才?」他聞言笑說:「我最終想做的事,其實不是教育,更不是教你烹飪和分子料理的技術,而是一起探討無窮無盡的知識,從知識裏產生想法,再從想法裏傳達訊息,進而探索新的烹飪領域。」我進一步追問:「就是可以期待分子料理之後的革命性技術?」教父回答:「當然可以,分子料理的重點並不是技術,而是背後的思想模式,思想模式改變,就會有新的東西出現。」

我一直期待那個「思想模式改變」、帶來新烹飪領域的人出現,直到這天遇見眼前的雙胞胎兄弟。Noma剛出版了一本新書,叫做《The Noma Guide to Fermentation》(Noma發酵指南),套朋友說的,結集的就是它們的風味資料庫,分享北歐料理的風土情懷以及人文精神。Twins Garden的乾式熟成蔬菜大全也總有天會降臨在世,為新的美食時代立下里程碑。

「乾式熟成二重奏」:牛扒配椰菜均是自家乾式熟成處理,高湯層次更迭鮮明。

獨家研發的密封蔬菜乾式熟成法,以蠟封(褐色)或牛脂肪(白色)密封椰菜,再放進乾式熟成櫃裏進行熟成。

配對蔬食菜單的自家釀製蔬菜酒,其中蒲公英酒(左二)配他們研製的薯仔mozzarella芝士,激活隱藏在奶味中的薯仔味。

自家製的生蠔魚籽牛油,根本是個鮮味小炸彈。

海膽蜜糖橙雪芭,海膽配蜜糖,甜度舒適,鮮味緊隨而出,橙香清新,與海膽、蜜糖互相配合組織一流。

一道「陽光與時間」,甜椒用太陽能焗爐烤熟,取汁做醬,為之「陽光」;自家農場的羊奶放入陶甕靜置成芝士,為之「時間」。一道菜全憑自然力量完成,詩意得令人窒息,味道輕巧細緻。

Twins Garden位於大廈頂層,玻璃屋設計讓食客飽覽全市景觀。

入饌的蔬果來自餐廳農場,內有17間溫室,確保冬天也有足夠的新鮮蔬果供應。

這裏展示當天蔬食菜單上的所有蔬菜。

農場除了飼養雞鴨等家禽,也養牛羊,因此餐廳有一系列自製奶製品。

Twins Garden
Strastnoy Boulevard, 8А, Moscow

蔬食菜單每位8,000盧布(約960港元)
http://twinsgarden.ru/

採訪、攝影:謝嫣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