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仔K日常有幾份兼職,主要係做「文字工作者」,為人寫英文稿、演講詞、英譯中、中譯英及寫中文報紙專欄等,同時亦係一間科學園初創公司嘅日本市場兼職顧問,初創公司由史丹福大學畢業生創辦,造Smart Chips,聽講可應用在教育、教學、遊戲、會員咭(例如loyalty program積分咭)等等,至於點使用,肥仔K對左丁山講咗幾次,左丁山都係唔明,亦不求甚解。
史丹福校友有創業傳統,尤其是讀電機電子電腦科目嘅學生。惠普、雅虎、谷歌就是佢哋搞出嚟,改變世界的。現在香港追潮流,要搞創新科技,習近平南巡為港珠澳大橋開幕,指「大橋乃『國之重器』」,顯得高度重視,一啲建制派聰明人話,北京已將港澳大灣區界定為中國科技產業區,直接與三藩市灣區矽谷競爭,爭奪世界科技龍頭地位。中興雖然吃了美國悶棍,滿天星斗,但華為騰訊仍然係有實力公司,發展芯片以外新技術未必無爭勝希望,譬如在無人小航機,人臉AI識別系統呢兩方面,大疆與商湯已穩站世界前列,設廠於深圳,皆發源於香港(科技大學、中文大學),故此中央認為內地人才加香港科研,深圳基地,係有可為嘅。
睇落未來二十年大灣區都係走科技之路,至於係唔係可以追及美國矽谷,當然係兩睇,在封閉社會,資訊沒有流通自由嘅話,做事係事倍功半嘅,政治掛帥,黨委把關嘅制度,好難砌低史丹福、柏克萊、加州理工嘅學術自由科研系統。
史丹福有一個Bing海外留學計劃,以前曾以北京為中心,因眾所周知嘅綁手綁腳理由,自動放棄北京,再在其他亞洲城市揀合作伙伴,卒之最後落實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第一批約30名史丹福學生會在2019年9月來中大上課,選修中大課程以及史丹福大學教授來港開辦嘅課程。香港學術氣氛自由活潑得多,上深圳考察體驗中國科技實況又方便到極,科學園就在隔壁,參加呢個Bing計劃嘅史丹福學生,一定十分得益,講唔定假以時日,呢類史丹福學生會有人立足香港科學園創業,到大灣區掘金㖭。
問肥仔K創業前途如何,佢話有啲係機密唔講得咁多,只可以講在香港研發,到大灣區搵工廠製造,已是必然模式,客戶呢,想食大茶飯,還是要開拓人口眾多嘅內地市場,但未有十足產權保護之前,到內地係有風險,山寨廠A貨就係最大威脅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