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喝牆似的 - 邁克

就像喝牆似的 - 邁克

菲立羅夫的《波特耐症候》提起魚肝油,猶有餘悸的語氣教人啞然苦笑──不折不扣的時代產物,現在大概不流行了,小時候住在南洋孤島的我天天被迫服用這種健康補品,難下嚥的味道和質地非過來人不會知道。後來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到王嬌蕊穿着浴袍和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同枱食飯,「自顧自喚阿媽取過碗櫥上那瓶藥來,倒出一匙子吃了。振保看見匙子裏那白漆似的厚重的液汁,不覺皺眉道:『這是鈣乳麼?我也吃過的,好難吃』」,真有似曾相識之感。張愛玲的妙筆跟住寫:「王太太灌下一匙子,半晌說不出話來,吞了口水,方道:『就像喝牆似的!』」哇咔咔咔,可見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順手拈來把口感形容得如此貼切,虧她怎麼想得出。

好話唔好聽,英瑪褒曼簡直就是我的影壇魚肝油,因為大人說有益,小學雞只好從善如流硬啃,是否真的有助四肢健全發育你諗你,反正有病醫病無病補身總不會錯,成樽食晒終於甩難的一刻,令我徹底明白如釋重負的意思,好行夾唔送,晚年作品敬而遠之,狠心到連最後遺作《夕陽舞曲》也堅持不捧場。最近兩部以他為主角的紀錄片公映,好奇心驅使下去看了,《生命的巔峰》雖然名義上專攻一九五七年面世的《第七封印》和《野草莓》,旁及的其他作品也不少,《尋找英瑪褒曼》訪問合作過的幕前幕後,東跳西跳接輯的精彩片段更多,好衰唔衰住所附近有兩間小戲院放映十幾部修復版,我竟然被撩起鋪癮,頻頻去重溫惡夢。身痕啊,亦即係潮語所謂的「太耐冇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