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是宅男,自互聯網興起以來,大多數新相識都是網友,從未受騙,且往往比現實遇到的人更投契。網上交友的好處,是比較真誠,比較不易受騙。你沒看錯,是不,易,受,騙。
這樣說也許顛覆了很多人想像,但我的觀點有學者研究和個人經驗支持。2004年康奈爾大學學者做過調查,叫學生花一星期統計,人們以什麼方式溝通最易說謊。結果顯示:14%的電郵、27%的面談、37%的電話通話包含謊言。這結果很合理,在電郵說謊有文字紀錄,被揭發就鐵證如山。識講大話,一定不會白紙黑字。看以上數據,大家面對面交談,不見得會更誠實,反而高一倍機會說謊。
近日「飯腳妹騙案」哄動香港,相比起那位「美人」,我對主腦和受害男的興趣反而更大。這件事顛覆了我們很多常識。第一,美人計原來不需要美人,初看嘖嘖稱奇,細看又很有道理:騙局的操作原則,是在最短時間內帶最多男人到cafe吃飯;假如真以美女為餌,食物也好吃,男人必死纏爛打,試問食店如何「翻枱」,「美女」又如何一晚走十一場?但主腦非常聰明,完全捕捉到男人的心理,果斷棄用美女,反而塞給你一團肉──我肯定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顏值必須跌穿某個下限,才能擔此重任──男人大失所望之下,即使「美女」擺明借尿遁,他也會豁達地放豬歸山。
第二,網上獵艷的男人原來只追求內在美,否則看見貨不對辦,怎麼還會把約會進行到底?吃飯如儀也算了,還覺得男人付錢是應有風度?網民看了這新聞,人人咬牙切齒,不是「一巴車佢埋牆」,就是「打到佢變豬頭」。但網上交友的受害男本身不是網民嗎?我深深懷疑,他們都是那些講就凶狠的巴打。
說「網上交友容易受騙」,大概只是我們想當然的印象。相信我:那些會在網上受騙的人,現實中只會更易中伏。問題不在網交,而在妄交。網上美女,巴打好逑,他們總以為「現實無,網上會有」。但真相是:網上無,妄想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