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三日,港珠澳大橋舉行通車儀式,最矚目者,不是主禮的習近平,而是特許破格與之並肩而行的鄭月娥。這位香港長官喜形於色,致詞盛稱大橋之利,還說:「香港政府提出『明日大嶼』計劃,為香港締造更美好未來。」最後還不忘說:「我再次代表香港政府衷心感謝習主席和中央政府!」鄭月娥真會事上。
新香港政府為中共築港珠澳大橋,花了港人一千二百億元。據《蘋果日報》統計,單是大橋香港口岸、香港接線、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三大建築,總值八百五十一億元,其中四百五十六億元工程,落在中共國營承建商及其合夥人手上。所謂明日大嶼的填海造島計劃,耗費或達一萬億元,預料中共不包攬全部工程,也將承辦大半。向大陸購買海砂造島,估計就要四百三十九億元。而鄭月娥還要「衷心感謝」中共笑納。香港公共房屋匱乏,公營醫療經費左支右絀,公立養老院更是幾乎無有,多年來小民引以為苦。偏偏當局只顧把公帑用於大白象工程。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等才落成,人工島就接踵而來,不容港人稍事休養生息。大橋通車儀式上,鄭月娥講詞提及人工島,等於說建島計劃獲習近平支持,事在必行。
《十國春秋》卷八十七載:宋朝初年,吳越王歸降,遣大臣江景防入朝,獻上吳越戶籍賦稅紀錄冊。吳越賦稅向來繁重,江景防心想,宋帝獲吳越圖籍之後,勢必照樣徵稅,不禁歎息說:「民苦苛斂久矣,使有司仍其籍,民困無已時也。吾寧以身任之(一切寧願由我擔當)。」他沉圖籍於河,上朝請罪,太宗大怒,「欲誅之」。江景防後來雖得免死,仕途已絕,隱居田里終生。他不惜犧牲前途甚至性命,結果是吳越百姓田稅由每畝五斗減為一斗。所以景防沉籍,千古讚譽。
鄭月娥則為求青雲直上,不惜榨盡港人膏血。反正立法會由在朝派把持,拂逆民意也何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主席陳健波已經聲明:「我會嚴格執行議事紀律,務求填海造島計劃,辯論不過十多小時,就可通過。」
當然,要在朝派政客、商家等合作,當局必須許以甜頭。比如說,各區議會每年千萬元計的社區活動籌辦費用,在朝派議員往往明目張膽坐地分肥。去年,審計署就指出,多個區議會毫不避嫌,撥款給議員或其手下團體承辦社區活動,涉事議員甚至參與撥款決定。又如香港鐵路公司董事局,漸漸變成報功酬勞局,非官守董事之中,在朝派人物越來越多,工程師則越來越少。二零零八年,非官守董事八人,兩人具工程學位;去年,非官守董事十六人,具建造工程學位者,一人而已。
香港財政儲備超過一萬億元。然則鄭月娥實可不愁上無錢邀寵,下無人附和。細看今日香港官場,分明是一幅政以賄成圖。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