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約會(下) - 蔡瀾

兩個約會(下) - 蔡瀾

在青島的第三天,一大早去看古董,叫「昌樂路文化市場」,友人說當今擺的假貨居多,怕你看不上眼,我回答一點關係也沒有,真古董我也買不起,主要的是去感染一下當地藝術市場的氣氛。

街兩旁都擺滿露天小檔,裏面有古玩及文房四寶舖子,更有一個古玩地舖廣場,賣的東西,葫蘆甚多,大大小小,有些還是一連串,好玩得緊。更多買賣是核桃核,這兩顆拿在手上把玩的東西,想不到還能玩出火來,最貴的價錢令人咋舌,中國人更拿手的是為物品取名,把核桃核叫為「猴頭」、「四座樓」、「官帽」等等。

到處詢問有沒有古董手杖,見到的都是次貨,老頭子笑說:「你手上那根已經夠好了。」

又回到書法展現場去,在青島的時間不多,盡量在展場中出現,與前來參觀的人交談,展出之前在網上發了照片,已有多人打電話訂購,加上在現場賣的,銷了不少。

最多人買的是那幅「帶雨有時種竹,關門無事鋤花,拈筆閑刪舊句,汲泉幾試新茶。」寫了又寫,賣了又賣。放在館中央的「只恐夜深花睡去」也給廣州的一位愛好者打電話來買去。還有多人訂購「好吃」、「好味」等,我想一定是食肆老闆買的;如果要題上餐廳名得加錢,單單這兩字就便宜了,他們算得很精,不過各位看到沒有上款的千萬別以為是我在讚揚味道好。

中午去一家叫「怡情樓」的,由兩姊妹所創的品牌,已有二十五年歷史,算是站得很穩的了。

吃了一道非常特別的菜叫「海蜇裡子炒膠州白菜」,所謂裡子就是內層,像個西裝,外面綿質,內層絲質的就是裡子。要把海蜇的內層剝出來極為不易,它是海蜇最好吃的部份,清脆爽口,吃起來有點豬肉的味道,故亦稱「海裏的瘦肉」,燉了白菜呈乳白,色香味俱佳。

「怡情熱豬手」是店裏做了二十多年的看家菜,我每遇到豬手豬腳,必問廚師怎麼去掉磨砂似的細毛,這家人老實,在說明書上已經表明用火槍去燒,再以刀刮乾淨處理。借鑑了日式豬手的做法,用「萬」字醬油和米酒,加冰糖文火燉了三個半小時而成,至於為何用「萬」字醬油則沒說清楚,原來日本醬油煮久也不變酸。

店裏還有些海鮮,像「雞油蒸本地刀魚」,都是蒸得過火,已失鮮味。

「煙燻牛小排」用中式方法烹製牛肉,融入西班牙分子料理的果樹木屑煙燻法製作,不中不西,我只看樣子就不想舉筷。

菜上完後,我還聽到他們家的蝦醬做得好,即刻請師傅來一道,用雞蛋蒸出,果然非常特別美味,一定會受外地客人歡迎。

末了,吃「沾化冬棗」,這種棗個頭巨大,有各種顏色,吃進口爽脆到極點,鮮甜到極點,和一般市面上賣的相差個數千里。沾化冬棗栽種歷史悠久,百姓自古就有「房前屋後三棵棗」的說法,果然厲害,比魯迅家多了一棵。

「青州蜜桃」也好吃,外表奇醜,但到了十月十一月還生長,味極甜,與夏天的水蜜桃有得比。

在店裏吃到了最甜的「甜心烤煙薯」,選用煙台崑崙山的紅薯,如果你不相信甜似蜜這句話,你去他們家試了就知道我說得沒錯!

本來是一餐很完美的飯,兩姊妹招待得也好,可惜在廚子滔滔不絕地從頭到尾,不管你愛不愛聽的講解,像一部重複又重複的殘片旁白,又隨時拋出陳曉卿也來吃過的「書包」,真的可憐,我去到什麼地方都聽到廚子和他拉上關係。

晚上孟鳴飛兄宴客,請在香格里拉的「香宮」,又有青島市副市長王家新兄作陪,菜沒什麼可談,王家新兄是一位書法家,大家的共同語言滿多,相談甚歡。

返港之前,去了「青島大學」作一場演講,我每到一處,要是當地學府肯邀請,我必欣然前往,和年輕人交換意見,是我最喜歡的。

演講完畢被學生發問,有一位剛和女友分手,問我怎麼辦,我說失去一個,也許換回許多個,不是悲哀的終結,是歡樂的開始,這個答案他似乎很滿意。

說回腌生螃蟹,萊州的真的有那麼好吃嗎?好吃的水準又是什麼?其實一切都是比較出來,各地都有生腌蟹的吃法,浙江人的醬蟹也不弱,勝在大閘蟹的膏,其香無比。韓國人用醬油來生腌,膏雖比不上大閘蟹的,但醬得出色,極為鮮美,一試難忘。我家鄉的生腌,用鹽水和醬油各一半腌上半天,吃時斬件,撒甜花生末,淋白醋,也極殺飯,但那是媽媽做的,我帶着感情吃,當然美味,其他省份的人試了,不一定讚好。萊州腌生蟹吃的是山東朋友的熱情,如果你叫我再來,我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