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育有一子一女的滿伯,早年被確診患上黃斑病變,與結婚50年的太太依賴七千元綜緩度日,畢生自食其力的他,患病後不但要停止工作,而且身體狀況每下愈況,視力逐年減弱,現時右眼已完全失明,左眼只剩餘約一成視力,平日生活都需要太太協助,他的惟一願望就是盼注射眼針後可重見光明,但一針費用高達七千元,勞碌一生的他因年壯時花光積蓄養妻活兒,較早前自費注射一針後,積蓄已所剩無幾,期盼獲得資助再獲治療,讓他早日重見子女和愛妻。
患黃斑病變幾近失明
今年80歲的滿伯右眼約於三年前完全失明,左眼則剩餘約一成視力,近年需定期到香港眼科醫院覆診,出入都必須太太協助,「早幾年發現眼睛不適,後來我的外甥知道我的眼睛不好,戴眼鏡都好像看不到東西,於是著我去眼科醫院掛號,驗眼驗到我患了白內障。」他指當時只患有白內障,沒想到現時變得如此嚴重,「那時用切割的方式醫白內障,反而還看到東西,持續割了兩至三年都還可以看到東西。」直至後來被確診患上黃斑病變後,滿伯已幾近雙目失明,需定期到香港眼科醫院覆診,「去一次都很辛苦,要在家裡乘巴士到尖沙咀再轉車,到了又要從斜坡走上去。」滿伯早年與妻子現時居於位於沙田的公屋,與太太每月靠七千元綜緩度日,由於已幾近失明,平日只能聽收音機作消遣,「怎想到捱足一世,人老了才落得如斯田地……」
畢生自食其力 70歲才退休
滿伯80年代與妻子在廣州結婚後便來港定居,其妻子形容丈夫畢生都憑自己努力過生活,從不倚賴別人,其妻子指,他現在一激動便會哭成淚人。滿伯形容自己年輕時「多辛苦的生活都捱過」,憶述當年來港後一直在藥行工作,一做便做到70歲才退休,最初擔任送貨員,兩年後升職成為行街售貨員,到各大藥行藥房兜售貨品,「以前做行街行了五十年,雙腳都不行了,我的腳瓜真的比人硬!」他用手拭去眼淚,訴說當年如何靠自己一雙手養活一家大小。
小時候因夜讀引發眼疾
「我那時在廣州讀書時,跟全家父母和兄弟姊妹去倉庫抬貨賺錢,還有那些戲箱,即是做大戲那些,人家做完,約10日便換一班,轉去大戲院繼續做,我便幫散班的人將戲箱推去別的戲院,用拿些大板車幫人家推去另一家戲院,賺幾元用來當生活費。」滿伯笑言自己並非資優生,但尚算有上過學學過字,「那時候我讀書讀到中三,已經沒本事再讀下去,沒有去考會考,我讀書不是很好,因為自小眼睛又不好,再用心讀都不能讀。」生於1938年的他,曾經歷日軍侵華年代,生活艱苦之餘亦因為父親知識貧乏,以致他大半生受眼疾折磨,「小時候父母顧著工作,生活艱難,那時要走難,每次經過日本人的關卡,我的父母都被日本人打得半死。」當年處於求學時期的他,時常半夜提著油燈夜讀,後來雙眼便時常發滾不適,「那時常常覺得眼睛發滾,父母甚麼都不懂,只聽別人說用菊花幫我敷眼,讓我感覺涼一點,結果令雙眼情況更差。」
只求再見子女
育有一子一女的滿伯,兒子需經常往返內地工作,女兒早已嫁為人妻,雖然他們無暇照顧兩老,但滿伯直言,若果能夠重見光明,最希望再有機會看到子女樣貌,「我現在跟他們面對面都看不到樣貌,他們的樣子,我仍然記得,但最近的樣貌我真的不知道了,看不到便惟有聽他們的聲音,認聲便認得出來。」年紀漸長的他坦言,現在已年紀老邁,不求富貴,只望能重見光明與太太好好度過餘生。
「滿伯」現無力負擔自費眼針藥費,「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關顧主任正關注他的情況。
「滿伯」暖流之友編號:C4527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想知最新蘋果基金動向?即like fb: http://www.fb.com/adfund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捐款方法:
– 以PPS或信用卡作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 銀行存款: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 現金捐款(OK便利店)
– 填妥捐款表格透過VISA、MasterCard或AE信用卡捐款
– 港九新界10間大家樂分店之捐款箱
– 灣仔「壹.蘋果店」之捐款箱
如讀者市民捐款至醫療專戶,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S0003專戶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如捐款至指定暖流之友(受惠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亦接收《蘋果日報》捐出的1%盈利作為善款,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士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均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暖流之友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善長意願,把善款轉交指定暖流之友。然而個別暖流之友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絡,甚或暖流之友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