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檔案處最近解密的文件,顯示香港首富李嘉誠一九八七年訪英,拜會首相戴卓爾夫人,李嘉誠手下德文特勳爵(Lord Derwent)事先函告英國政府:「李先生當然激烈反共,亦卑視北京官僚,惟行事務實,與中共友好……」或以此問李嘉誠,其代言人曰:「那是德文特勳爵的意見而已。李先生為人,大家都清楚,不用多說。」
的確,大家都知道,李嘉誠向來自稱愛國,甚至說:「我親自編寫教材,教導小孫,其要旨就是中國人要愛自己的國家。」大家也都知道,李嘉誠的愛國表現,在於事事附和中共,例如中共給香港制定偽普選,李嘉誠就說:「中央的普選方案,香港立法會不通過,對誰都沒有好處。行政長官由五百萬人選出來好呢,還是由一千二百人的選舉委員會選出來好?」又如習近平為終生攬權修改憲法,李嘉誠又說:「我有資格投票,也會投票支持修憲。」所以中共向來旌表李嘉誠「愛國愛港」,胡錦濤更說過:「有機會,總是要見見李先生。」李嘉誠這樣子愛國,很有新中國特色。他給孫兒編寫的教材,應不會有漢武帝時卜式的故事。
卜式善牧羊,以此致富。他愛國無私,見朝廷征伐匈奴費用龐大,上書請「輸家財半(一半)助邊」,武帝卻懷疑他別有用心,沒有接納。當時邊疆擾攘,邊民不少遷徙內地,官府乏錢救濟,卜式即「持錢二十萬與河南太守,以給徙民」。武帝偶然得悉,十分贊賞,有心以卜式高義勸天下,因卜式不願做官,就先請他到上林苑牧羊,繼而到緱氏、成皋等地牧民,繼而為御史大夫。卜式立朝,議事無所顧忌,逆武帝意,批評鹽鐵專利政策病民,武帝「由是不悅式」,貶為太子太傅。卜式寵辱無驚,繼續為民陳情,反對官家「販物求利」,不屑媚上,更不屑說違心話。這是真正的愛國(《漢書》卷二十四、五十八)。
至於李嘉誠,其愛國是真是假,姑且不論,總之給他賺了很多很多錢,則是真的;而最近五年,他賣掉在香港、大陸的資產達一千三百億元,同時大舉投資外國,這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