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愛吃生的東西,相當放心。最受歡迎的是各式刺身。應是「切身」才對,也許是對佩刀的武士來說有忌諱,才改為「刺身」。
刺身料理,簡單做法是以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醬油、山葵、生薑等調料,生吃。大前提是食材必須新鮮質優,一嚐便知,那種在口舌融化的甘美甜汁,「一皿入魂」:拖羅、鯛、河豚、赤海蝦、海膽、蛤蜊、比目、鰤、章魚、鰺、烏賊、帶子、鯖、鮑魚……誘惑!
日常的「玉子丼」:生雞蛋醬油拌飯,或以生雞蛋作牛肉火鍋的蘸料,肆無忌憚地吃,不怕寄生蟲致癌物或吃上人造A貨?只因日本對生吃食物之衞生監管,在香港超市,大家還是愛買消過毒的日本蛋。
吃生雞蛋,還吃它的母親,生雞肉。關西地區常見雞及其內臟之刺身,在阪急東通商店街便有不少居酒屋和食肆。雖不血淋淋,那嫩粉紅看來無辜天真不帶菌,但吃上去也有點怪怪的,不是我的一杯茶。
除了「雞刺」,還有「鯨刺」(鯨是哺乳類,同人一樣)、「牛刺」、「馬刺」──瘦馬赤肉,顏色深紅,有滄桑感,彷彿萬里奔馳的最後貢獻。還有「蛙刺」,「活蛙生吃」,牛蛙被優雅的廚師剖肚抽腸剝皮,上桌時還不斷掙扎扭動,像個豐滿圓胖的脫衣舞孃,太殘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