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富生活:香港沒有天災只有人禍 - 郭釗

Hea富生活:香港沒有天災只有人禍 - 郭釗

香港真是一個福地,由六十年代的漁港變成今時今日國際大都會,沒天災,人們生活質素越來越好。但1997年之後發生改變,有一位慈祥的老伯伯,為香港居民着想,實施八萬五房屋政策,務求人人有屋住,解決高昂住屋問題。撞正亞洲金融風暴,不知道他是處變不驚,還是年紀大轉身慢,政策不改,導致樓價大跌七成,出現大批「負資產」,香港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黑暗時代,跳樓燒炭乜都有。直至某日,他說政策早已不存在,只是沒說出來。哦……

2003年沙士,香港陷入谷底,50萬人上街,這位慈祥老伯伯迫於無奈腳痛下台,香港人過了幾年好日子,他又按耐不住一顆為香港好的心,向阿爺提議用阿狼,認為他是房屋專家,解決住屋問題易過借火。

阿狼上台後,作風強悍,一反一如既往港英留下的制度化做法,為找地建樓不顧一切,攝位建單幢公屋,提議開發郊野公園建樓。但最大的成就,是令香港經歷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撕裂,佔領事件催淚彈後,分裂出黃絲藍絲兩大陣營,親戚朋友父母子女鬧到面紅耳熱,我討厭政治,談房屋談經濟。

此狼玩得太串,除一群狼粉外,商界政界建制泛民各方不討好,結果連任不成。777上台,中央重施故技,用港英餘孽治港,的確換得一時和諧爭拗減少,但慈祥老伯因太關心香港的關係,又搞個團結香港基金向中央出謀獻策,建議去大嶼山填海做人工島,被指耗盡香港外滙儲備,用一萬億令十年後一百萬人有屋住(咁搞大灣區嚟做乜)。

就如各超支工程一樣,即使最終成效預算不似預期,方案一旦開始,就不能停止,香港幾十年來的累積分分鐘一Q清袋,如再受國際大鱷追擊,或越來越中國化,失去國際城市地位,經濟下滑呢?香港的稅基狹窄,醫療教育社會福利開支誰來埋單?香港的確沒有天災,但有人禍。

郭釗
http://fb.com/heaology.edu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