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民企衝擊 習講一套做一套

忌民企衝擊 習講一套做一套

【新聞背景】
【本報訊】內地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快速發展,成為經濟最強勁的發展動力,但中共忌諱民企壯大改變所謂國制「公有制為主、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憲法規定,特別是習近平上台後強調公有,忽視甚至冷待私有,令民企在近幾年大受排擠;連累經濟發展後,又匆匆補鑊。

表面上當局否認排斥民企,但事實上民企在稅收、借貸融資等方面,一直無法享受國企標準;相反一旦出問題,民企即面臨嚴處,老闆逃亡海外的個案屢見不鮮。習近平在東北高喊支持民企發展,但前面一句卻是「一定要把國企做大做強」,「任何懷疑、唱衰國營企業的思想和言論都是錯誤的」!

廿多家被國企入股吞併

近幾個月來,在中美貿易戰升溫情況下,中國經濟放緩,民企更陷入經營困境。內地當局近期加強對民企的接管和控制;地方國有資產也在不斷併購和入股民企;內媒統計顯示,至少有20多家上市民企被國企入股吞併;大量民企面臨被國有銀行收回質押股權的危險。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民營企業已達2,726.3萬家。民營經濟對內地稅收貢獻超過50%,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佔比超過60%,技術創新和新產品佔比超過70%,提供就業崗位超過80%,企業數量佔比及新增就業貢獻率超過90%。民營經濟撐起中國經濟半壁江山。有報道指,因經濟衰退及中美貿易戰,內地民企已出現裁員潮,約500萬人面臨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