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House裏的人】
每次到中環,尤其在秋冬,就會想起那種燒鵝的味道,還有她,一樂燒鵝老闆娘。
很不喜歡人擠的地方,也好怕油油膩膩的氣味,可是,為了一隻鍍上玫瑰黑的燒鵝髀,它烤得剛好的焦糖香脆,擠一下,還是要的。而且,中環小店的來由,對於我來說,有太多特有味道,說都說不完。
老闆娘口齒伶俐,八面玲瓏,若果獲得招呼坐收銀旁的頭桌,已算是全店VIP了,這跟坐在鏞記大堂餐桌吃碗燒鵝瀨,安安樂樂,當然是兩種味道,兩種心情。來一樂的人,全都放下身段,要搭枱不用說,隨身的背袋要霸佔一個重要席位,想都唔好想。
最氣派的小店知客
其實,吃不過是一晌貪歡的事。如果沒有特別難忘的味道,真的是人生多沒趣。吃過喜歡的一種,不是你不願意吃別的,只是,那種放不下的,叫回味。回味令你傾心的食物,像傾心的人,有時,你明白,一定不是世上最好,但為了曾經讓你心花怒放的感覺,你願意付出,願意免為其難。幾多次最暖、最薄、最脆皮、最香焦糖效果的那隻燒鵝髀放枱上給我了,若果一次半次沒那麼稱心滿意,我還是願意等,讓一點點的不完美,成為完美必經的一步。
心甘情願嫁了她的「豬八戒」(老闆朱健輝),來自湖南的老闆娘,帶着鄉音,在中環陸羽茶室旁邊做燒鵝店掌門人。我從沒見過這樣氣派的小店知客,只要她守在舖門口,有錢的、沒那麼有錢的,乖乖聽命,而她,總是善解人意。食慾是很原始的,對於等吃的人,一定要公道,客人不要求五星級環境,老闆沒有開天文售價,吃愛吃的燒鵝,是最純粹的交易。
老闆娘當然不是「白骨精」,她令人折服,令人不能小覷,因為她不單單做門面生意、計算小利,最厲害的,是她看得透中環小店的生命,在於以最低的人工成本,贏最大的口碑。附近陸羽客人的心都留住了,一心一意,自成一家,做天下人生意,也搶不了別人的生意,這就是燒鵝人的最高境界。我見過中年富泰的夫婦,背着環保袋,拿一個大碟出來,為的是要老闆親手斬好一隻燒鵝,立刻上碟,然後坐門口等着的私家車,開到別的地方去宴客。那一份欣賞與尊重,買都買不起。做食物最大的回報,就是客人死心塌地的等你。
以往,聽過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逼不贏其他客人,只得開店前一早入座。這個暑假期間,我帶準備到復旦大學交流的以色列小子去光顧,他二話不說,把一碟「上裝」和白飯,一口氣吃完。他的感覺,一定很好,因為,根本沒有比較。老闆娘看着他,笑得很欣慰,像看家人一樣的眼神,是小店才有的感情指數。
不跟人比 不要發達
其實,朱家燒鵝的秘密,那一條天下無敵的秘方,就是人。老闆娘的老爺,跟過陳非儂學戲,為甚麼以往一唱「胡不歸」,老婆就偷笑,因為,自古以來,人心難買,何況女人心。朱老爺五十年代在中環開過舖,最終落戶粉嶺聯和墟,時勢與英雄,招牌從賣雜貨的「新生活」改為「一樂冰室」,看得出,他懂得守。史學泰斗羅香林住聯和墟富貴樓的年代,小鎮純樸芳香,讀書人家住得斯斯文文,各式人物努力打拼,芳香與活力,都因為有心。
老爺教落,「求財望大地」,老人家心繫中環,當年老闆娘有份跟他重返中環找舖,最終以燒鵝的氣魄,感召浪子「豬八戒」回家,從此,大哥守在大埔,四弟守中環,老闆娘慢慢也脫胎換骨,成為中環小店的Wonder Woman,後來又在西環置業,作為一個媳婦,該做的她做了。
朱家的經歷,忠實擁躉一定聽過。朱健輝曾對我說,無論走過多少彎路,家裏發生事,第一時間就會撲回來。他一向聽大哥說話,小時候粉嶺天主教堂外,就因哥哥心生一仁,他聽話把那頭小狐狸放生。大哥今年因為真的腳痛,把大埔原舖賣了,朱健輝今後如何在中環守着一樂燒鵝,我只能滿心祝福。
能不能燒出一隻好鵝,要用心。用心的人,能賺多少錢,只能靠燒多少鵝。中環燒鵝的人講自主,不跟人比,不要發達,不想擴張,「我們鄉下人是這樣的。」成功了,這句話自然說得擲地有聲。
撰文: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