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組合拳又大合奏,周初還在高呼A股見到「政策底」的啦啦隊昨日鴉雀無聲,事關這輪救市的刺激似乎一日便腳軟,更連累街坊,不但港股周二跌逾800點,甚至歐美股市亦險震散。
我估計,中央財金班子亦未必預計得到,措施對挽回市場信心的力度竟這麼短暫,下一波隨時又再上演暴力救市,徵召國家隊衝入火場。
今次大陸股市調整,大環境固然是經濟放緩及貿易戰陰影作祟,但殺到埋身的,其實是上市民企抵押股份的情況失控,已構成人踩人風險,隨時出現連環斬倉,以至波及券商。因此中國的財金官員,近日出招均旨在化解民企斬倉風險,包括推出支持民企融資計劃、設立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放寬企業回購股份計劃等。
內地押股有多嚴重?據統計3千多家A股中97%均存有押股情況,被押股份的市值近5萬億元,佔A股整體市值逾一成。當中八百多隻A股的大股東抵押了手上逾7成股份,押了9成股份的亦有470隻A股。
今年首7個月,已有35家公司公佈大股東抵押的股票觸發斬倉點,當中有19家公司以緊急停牌的方式消極阻止股價進一步下挫,亦有國家隊「乘人之危」,接管了22家公司。
這個計時炸彈仍在倒數中,因為A股大股東第4季及明年上半年,分別要抬5,800億元及8,500億元人仔贖回到期的抵押股份,這個窟窿不可謂不大。有指現時近300隻A股存在爆倉風險,數量遠較3年前股災時更多。
救市≠真正見底
大陸股市發展這麼多年,還是擺脫不掉每隔幾年便要救市的命運,樣子明明已是大人,卻仍要含着奶咀,底子虛弱,缺乏自我調整能力。
不過,經過2008、2013及2015幾輪救市的股民,早深諳政策市的善變以至混亂,已不再盲目相信救市,不會輕率跟隨這些主旋律起舞,他們見到過去救市措施出台後,往往並未真正見底,有時是反彈一回,然後才終極一跌,而且救市往往要一波一波出手,越往後落藥越重,在終極出手之前都是趁反彈鬆綁的機會,相信今次亦不會例外。至於之前說得響亮的去槓桿、降風險口號,恐怕又是時候被退場了。
大股東押股融資的情況,在港股中亦常見,上周力寶(226)便披露已把手上力寶華潤(156)的股份,差不多盡數押予富邦銀行,早前一些股份突然單日暴跌幾成,亦惹來大股東持股被斬倉的質疑,但整體情況與A股比較僅屬蚊髀。
1992年1月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南巡,當年港股首季升16%,到5月底時累積升4成。26年後,習近平南巡,港股本月至今跌逾二千點。
這26年來,內地的金融軟件其實進步了多少?中國可能已變成橋樑強國,但距離金融強國還差很遠。
方興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