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訪:男拔泳將 爭分奪秒伍棹然勞力是無止境

體育人訪:男拔泳將 爭分奪秒
伍棹然勞力是無止境

在晨光初現的深水埗、日上三竿的加多利山、及至夜暮低垂的長沙灣,16歲的伍棹然錶不離手。時鐘滴答,無論身在池中或是水上,生活就是與時間爭分奪秒。
記者:洪量丰 攝影:王心義

【5:00am】

伍棹然,拔萃男書院中五生,四項香港長池青年游泳紀錄保持者。清晨五時,他即將出發練早水,我們相約在屋苑樓下,再一起到泳池。訪問那朝月皎人靜,舉目四顧,獅子山下燈光點點,萬家靜寂,忽見伍父精神奕奕提着襯衣下樓,對記者說:「佢(伍棹然)起咗身執緊嘢,轉頭就落嚟,不如上嚟坐下先。」游泳是一項特別的運動,機械式練習的艱苦和孤身水中的沉悶不在話下,晨操晚課亦是泳手必經之路。

本來伍棹然羽毛球、跳繩皆精,不過他於游泳奪獎甚多,後來也放棄其他項目,專攻游泳。洪量丰攝

廿四孝父親儼如助教

中學生八時回校上課,練習也來得更早,相對港隊平日早晨風雨不改五時半訓練;師承蔡曉慧的伍棹然行程或許比較「輕鬆」,一星期兩課早水,伍父載着兒子準時5時20分出門到深水埗公園,別人還在床上安眠,年輕小子已混入晨運客中跑步練體能,傴僂白髮在旁信步也見怪不怪。晨曦破曉,街燈漸熄,公眾泳池六時半開門,大隊練罷體能隨即移師泳池練習,排隊泳客也說「班細路哥嚟喇」。未及七時一刻,泳手們匆匆上水淋浴更衣,套上襯衣皮鞋復回校上課。伍棹然坐上父親私家車回校,一路擺弄濕髮,一路整理校服,「就算游唔游早水都好,都係咁多嘢要做,又要返學,又要練水,星期六日又要補習,都係會攰囉,所以對我嚟講日日都冇咩分別。」

相較其他體育項目,游泳另一特別之處乃家長特別投入,平日訓練管接管送之餘,甚至國際賽泳員所到之處,例有「家長團」在看台吶喊打氣。伍棹然的父親是標準體育迷,足球、網球、羽毛球、桌球無一不歡,從前已帶着兒子周圍學習不同運動,伍棹然玩花式跳繩也幾乎站到港隊門檻,直至游泳成績突出,遂獨尊游泳。室內泳池人多嘈吵,伍棹然有時聽不到教練指令,加上教練一人難顧多名學員,伍父以前索性站到池邊計時傳話,儼如助教。伍棹然說父親當年認為習泳有助求生,誰料長大後游泳竟反過來成為其生活。學界賽前,校隊於午飯時間設有訓練,他放學又再隨泳會練習,泳褲尚未乾透又浸濕。泳會晚課後,轉眼已是七時多,父親下班再來接載伍棹然回家。

全職泳手尚能趁機休息,但學生運動員始終仍是學生,考試、測驗、功課,他們也要面對,惟有從生活的夾縫中找時間,「功課如果要做嘅話,盡可能都喺小息做,之後lunch time嗰陣時同班friend一齊去圖書館嗰度溫吓書咁。」伍棹然不諱言權衡輕重後,游泳仍然優先,「每一日都好趕,所以要盡量分配時間,游水優先放第一位,老師都好體諒運動員忙,功課通融遲一兩日交。」

家人不時出遊,但伍棹然游泳訓練和比賽頻繁,旅行只能「三缺一」。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最愛紅軍 無暇追捧

伍棹然和父親都是利物浦球迷,家中客廳牆上除掛上一塊塊游泳獎牌,當眼處正是利物浦球會頸巾,他說多數周日上演的球賽都無暇觀看,就連愛隊闖入歐聯決賽,當時也未有爬起床觀賞,但為游泳犧牲的事物豈只一場決賽:家庭旅行三缺一、同學放學聯群逛街,伍棹然逕自前往練水、就連午飯時間出外吃頓飯也看似奢侈,伍棹然連說都習慣了,「見到人哋可以relax,自己仲要訓練,但係自己有目標,想游水方面發展得好啲。其實我呢啲都可能攰,但係我都同自己講出面仲有更多人比我更加努力更加辛苦。」

伍棹然在游泳路上並不孤獨,同齡泳手們日未出而作、日入仍未息,朝五晚十者比比皆是。人們常說在香港當學生壓力大,功課、小測、補習、考試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運動員剛有成績,中六又要面對公開試大關,訓練學業似魚與熊掌。這班兩棲學生一路成長,學界比賽享盡榮譽和掌聲背後,路也委實不易走。

伍棹然家中客廳的牆上,掛上一塊塊游泳獎牌。

蔡曉慧分享成長路

伍棹然走的兩棲路,教練蔡曉慧昔日同樣走過,她說中學階段正好讓他學習適應日後大學要兼顧訓練的生活,「其實游水係好悶又辛苦,但係我覺得從游水當中要學習點樣去兼顧,因為學業同訓練對佢嚟講都好重要嘅,特別係佢都計劃緊讀完中學之後可能有機會去外國讀大學,其實去到大學更加需要識得分配時間。」

伍棹然(右)師承「背后」蔡曉慧(左),蔡讚揚他心口如有勇字。洪量丰攝

世中運披銀掛銅

體育世界時而複雜,時而簡單,雖然「有付出不代表會成功」,起碼伍棹然深信「不付出不會成功」的道理,再者越易獲得成功感,也越願意付出,正如伍父所言:「小朋友有獎牌,無論第幾都開心,咁就會再擺心機落去。」過去一年,伍棹然游泳成績突飛猛進,2018年連創四項香港長池游泳青年紀錄(50、100、200米背泳、50米蝶泳),五月到摩洛哥出戰世界中學生運動會披銀掛銅,再達青年奧運會A標,可惜無緣亞運,「當時失落就有少少,但Daddy成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咁我下次可能去到更大賽事,再訂更高目標。」

伍棹然在房中書桌的水松板上寫有「平常心」三字,舊事已過,抬頭又是新一天。

世界很大,但在學生泳手眼中,D1學界的舞台堪比世界,至少論氣氛論熱鬧,D1遠超其他本地賽事,這也是泳手們少有的團體比賽經驗。一人游,千人喊,個人成就延展至學校榮辱,千人壓力又落在一人身上,中三那年,伍棹然於50米背泳失手被DQ,父母憶述:「真係驚,當年男拔同對手差好近,驚佢DQ會搞到學校斷23連霸。」伍棹然第五度出戰D1,上周初賽先平100米背泳紀錄,乘勢再破50米背泳,當年被師兄責罵得「騰騰震」的中一生蛻變成矚目泳手,他自言盡力便無憾,「學界好熱鬧,又有咁多人打氣,我點都有少少緊張,平常心面對啦,都係同自己講,定啲嚟。」

伍棹然(右一)五月到摩洛哥參加世中運,摘下一銀一銅。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學界爭雄 享受過程

聽過有人不屑學界運動員屢屢曝光,嘲說「中學生水平箒,唔使咁巴閉啩」,但如了解他們背後故事,單是晨早五時醒來,整日風塵僕僕的魄力已教人佩服。問伍棹然甚麼才是游泳最吸引之處,他淡然說:「通常個個都係重視個結果,但係佢哋都冇睇到付出幾多心血幾多汗水,其實過程先最重要,你享受游水都係享受個過程,無論結果係好定差,你喺過程之中有付出,已經好開心。」

訪問既畢已是晚上十時多,伍棹然說翌日有測驗,睡前要抽時間預備,媽媽聞言輕拍他肩膀道:「我哋知佢辛苦,真係唔畀壓力佢,合格就得喇。」臨行再瞥伍棹然手腕,竟不見那連游泳時也不脫下的手錶,他笑說:「返到屋企唔使戴錶啦。」

男拔萃泳隊為學界長勝將軍,伍棹然(箭嘴示)上周出戰D1初賽已創兩背泳紀錄。

【10: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