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記者影響大 - 左丁山

殺記者影響大 - 左丁山

沙特阿拉伯記者卡素治離奇被殺,演變成複雜無比的國際政治經濟問題,從何說起?如沿用中國的不干涉外國內務的外交傳統,各國對沙特在外國領事館「閂門殺人」事件,大可不理,任由沙特政府胡為,反正卡素治也是沙特子民,記者一名而已。

土耳其政府本來與沙特皇室政權十分友好,土耳其總統也是威權人物,與沙特國王與王儲的統治作風也差不多,平時鎮壓土耳其傳媒絕不手軟,怎麼會多起事來主動揭發及要求沙特解釋調查此事,於是引起國際注視?一個解釋是沙特認為土耳其是「朋友」,不會出現失控場面,但在伊斯坦堡行事,令土耳其不快;另一個解釋是土耳其覺得沙特在土耳其土地執行「家法侍候」沙特記者,有損土耳其國際形象,要挽回面子,乘機發難,迫沙特以後「識做」,第三個解釋就是趁機向沙特皇室施壓及預料美國也會出手,於是土耳其乘機釋放美國教士,給特朗普面子,換取美國解除對土耳其的制裁。

歐美傳媒一來是物傷其類,二來是各大西方傳媒始終是擁護人權及言論自由的,群起嚴詞批評沙特,並促請特朗普向沙特皇室施壓,向世人解釋卡素治的死因。特朗普是美國二十世紀以來,最看錢不看人權自由的總統,為了千億美元的軍火交易,不肯干預,其後卡素治被謀殺得到沙特確認,歐美財團及跨國公司紛紛宣佈退出/杯葛十月二十三日在沙特舉行的世界經貿論壇,可知歐美大企業的CEO還是有點社會良心的,為了人權,不惜得罪沙特的石油霸權;在此情況下,特朗普才打電話與沙特國皇查詢(答案是絕不知情),再派國務卿到沙特見皇儲問個究竟(答案也是絕不知情)。特朗普被迫得緊了,說如果沙特真的謀殺記者,美國必會制裁沙特(這就是中國眼中的干涉外國內政);沙特曾聲言會向任何制裁措施報復,怎樣報復呢?沙特沒有核子彈,但有石油彈,石油專家預期如制裁沙特的話,沙特會大削石油產量,把石油價推高到100美元至200美元一桶,嚴重打擊西方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苟如是,中國和印度是最大的石油輸入國,雖然對此事默不作聲,也會受波及。故此目前來說,石油股寧揸莫沽,但長期來說,假如沙特惱羞成怒,真的以減產為手段,推高油價,必然有利美國的頁岩油開發,讓美國大賺,而世界對高價石油的需求,也會銳減,長期不利沙特!卡素治事件促成國際政治的複雜博弈,令全球經濟增長受害,餘波所及,香港樓價股價也受不良影響。特首林鄭曾訪問沙特,爭取石油公司Aramco香港上市,以後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