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
晚上九點半,屋苑鄰座突然傳來一陣罵仔聲。一位爸爸以近乎歇斯底里的語氣,對兒子多次大聲咆哮:「冇用㗎你!」「九點半啦,仲係溫極都唔識!」「冇用㗎你」這四個字,像刀刃一般劃破漆黑的長空,讓本來寧靜的晚上變得躁動。
接下來,傳來小朋友的喊聲,那抖震的哭聲,顯得那麼無助,那麼恐懼,那麼讓人心痛。晚上九點半,本應是休息、或準備上床的時間了。可是,正如成年人六點收工是一件奢侈事一般,小學生九點半準備睡覺也是太奢侈了,幾多人還在埋頭苦讀,做功課、溫默書。
嬲怒時 記得保持距離
由爸爸歇斯底里的咆哮,聽得出這爸爸不但身心俱疲,且有巨大壓力。而他,選擇了一種帶來最大反效果的教育方式(或發洩方法),不但狂罵,還要侮辱式地狂罵。或許爸爸以為,狂轟,可以罵醒兒子;踐踏,可以逼他自強。但我聽着,第一個浮現腦海的就是十歲學生自殺的新聞。一個是挫折於學業的小朋友、一個是挫折於兒子的爸爸,兩個精神緊張的人共處一室,不但困獸鬥,越爆越火更會逼大家去臨界點。或許爸爸越罵得狠,代表他越着緊,可是方法卻是錯!錯!錯!
先放下教育理念、育兒方法不談,只說若面對一個你愛的人,你嬲怒得要爆炸的時候,記得保持距離!距離!距離!飲一杯水、洗一個澡、落街吹風,都是暫時拉遠距離的好方法。像行車保持兩秒安全距離一樣,距離,讓你有空間冷靜、思考另一些方法、另一條出路。埋身肉搏,只會兩敗俱傷。
撰文:蘇菲
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