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青海】玉樹地震後救災 新疆人搞社企

【神秘青海】玉樹地震後救災 新疆人搞社企

【神秘青海】
游牧,可能是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最早出現的可持續生活概念,這種與自然為伍、逐水草而居、自給自足的文化,經歷數千年洗禮,現正在急速的現代化及城市化之下面臨瓦解。

2010年,一場7.1級地震,為青海玉樹帶來前所未有的關注,震漽的縣城於短短三、四年間被重建成現代化城市,本來與世無爭的傳統草原牧區,亦遭受突如其來的現代化及城市化影響,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成長中的一代。草原上長大的牧區孩子,天天跟牛羊打交道,大部份都沒有機會上學念書,別說漢語,有的甚至連藏語也說不好,跟陌生人打個招呼都滿臉通紅,個性單純內斂得讓人驚訝又心疼,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

來自城市的旅客與牧區年輕人交流,在草原上載歌載舞。

21歲女學懂漢語做主廚

祖籍新疆,妻子是台灣人的木子鵬因協助災後重建而來到玉樹,眼見千年遊牧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草原的孩子顯得徬徨失措,於是創辦了旅遊社企「遊牧行」,聘請一群草原上成長的年輕人作員工,希望透過體驗旅遊的方式,把城市人帶到草原,跟孩子們學習生活技能,同時幫助孩子重拾自信,亦可為他們帶來多元收入,讓他們逐步了解現代社會的運作模式,從而思考自己的去向,規劃未來。

今年21歲的措姆,地震後在當地一間慈善學校初次上學並加入遊牧行,四年間由一個不懂漢語、從未上過餐館的女生,變成如今的草原主廚,旅客於草原牧場留宿期間的飲食由她一手包辦,介紹菜式頭頭是道之餘,談起到城市闖蕩開餐館的理想亦絕不膽怯,學習與吸收能力隨時勝過滿街高分低能,木子鵬曾說:「憑甚麼說我們就能用洗衣機,草原的人就沒資格用洗衣機呢。」同樣地,談理想不是城市孩子的專利,草原的孩子,也許起步比較遲,但不等於要被剝削這種選擇的權利。

地震後的玉樹,三、四年間被重建成如今的現代化成市,對傳統牧區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木子鵬為協助災後重建,在玉樹創辦了旅遊社企「遊牧行」。

四年前只懂放牧的措姆,現在已經可以自在地跟陌生人談理想。

與自然為伍、逐水草而居、自給自足的游牧文化,已有數千年歷史。

體驗團

遊牧行「經典七日在地體驗」每位15,000港元起(於青海玉樹集合及解散),查詢: http://www.nomadicstory.net

Travel Memo

簽證:持有效回鄉證可入境
機票:香港來往玉樹不設直航,旅客可於成都轉機。香港航空香港來回成都經濟客位1,803港元起,成都來回玉樹經濟客位1,008港元起。查詢: http://www.hongkongairlines.com
滙率:1元人民幣約兌1.14港元
鳴謝:遊牧行、香港航空、Olympus HK

採訪:單身旅子Travelloner
攝影:陳家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