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俾你估到,佢仲係Banksy?
古有畫龍點睛,今有碎畫添花,玩一玩嘢,他的Girl With a Balloon,旋即被定性為世上第一件在拍賣現場即製即造的藝術品,新鮮出爐,油漆未乾,身價加倍。已獲冠名為史上第一件在拍賣成交後才作最後完成的作品,經此一鬧,「碎上畫」更一碎天下響,型爆的破壞行為,催谷了他原本想否定的機制。
“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他事後解畫說。
你笑世界太瘋癲,世界祇有癲多十錢,從來是真理。你看樓市、股市、歷史,人性不會變,劣性最狡賤。本來一心玩謝、反叛、對抗、切碎藝術品炒賣失心瘋症候群的計劃,反而進一步肯定了他想推翻的價值。(但他是否真的玩嘢,還是與拍賣行合謀「干預」市場,仍是個謎,儘管蘇富比已聲明自己事前全不知情,拍賣行也被創作人「Banksy襲擊了」,好無辜啊一樣。但說到底,一個畫框內暗藏整個碎紙裝置,重了那麼多,拍賣行可以懵然不知?驗一件拍賣品,工序何等嚴格精密?如果你有興趣,看看奧斯卡金像導演Danny Boyle的《Trance》,當中對驗拍賣畫的細詳,有認真資料搜集和陳述,豈是如此容易瞞過重重驗身及安檢關卡。再說,如果有人把炸彈藏在畫框/藝術品內,現場遙控引爆,恐怖襲擊,你又可以唔知?)
「破壞的衝動,也是創作衝動的一種」,從來是他的招牌,B先生向來以反資本主義、反法西斯、反帝國主義、反戰、反政府見稱,今次所玩何事,真正動機、細節、共犯,祇有他和天知。
Banksy的行為惡作藝術,其玩死你的戲劇和鋪陳,黑色的盪氣迴腸,O嘴的意料之外,直迫英美連續劇。最意想不到,花生斷市,是一集之後有續集,續集之後鑊鑊甘。先是他自己不甘寂寞,像明明逍遙法外但忍不住到案發現場巡視的殺人犯,又像見警方破不了案守不到寡要提供線索的變態罪犯,Banksy事成後刻意流出他的behind-the-scene天仙佈局短片,魔術師要自爆西洋鏡,彷彿這也是表演的一部分,他要演埋全套才開心。兩天前又有一集,他矢志強調,原來綵排時他次次都成功把畫作全碎well done,而不是像如今的 medium rare半生不碎。似乎想證明他寧為畫碎的決心。
原來唧牙膏式上演好戲連場,並非傳媒或官府的專用手段,Banksy絕對是「播弄心理學」的高手。但有一則「碎畫案」事後花邊,好像沒很多人留意到,真係人唔笑狗都噴飯。
就像一件謀殺案出名了,就會有copy cat罪犯抄襲,Banksy的「藝術特技」出位了,又有笨蕉效顰笑死人。藝術品買賣網Myartbroker.com,指有條傻佬見碎畫有價,至少倍增眼見心謀,好學唔學,自己在家以手切肥牛的絕活,用一把Stanley knife鎅刀,把自己收藏的Banksy切碎,原價4萬英鎊的收藏,他自毀後索價8萬請求出賣。真是傻佬年年有,今年特別蕉,Myartbroker.com的打價是由收藏者自碎的Banksy,估價約1大英鎊,恭喜晒,蘇梳梨。傻人發現案萬碎。
有如此好玩viral的世界級大事,自然有空群的抽水後快的花生創作,有什麼好得過湊熱鬧乘機博懵出位?由T-shirt下半身切碎,到企業品牌聊博一粲都有,玩得最好的,要算麥當當,把圖騰式薯條盒鑲入畫框,切碎fax出來的,就是薯條了。言簡意賅,合情合理。
那個在家中把自己的Banksy畫自碎那位,明顯完全不了解藝術,也不明白創作。Banksy的碎畫,不是一下的完成,是幾年前的埋伏裝置,加上現場下手,兼創造性地以公開自毀作為創作,把作品置諸死地後生出新作品,向全世界玩了嘢,你在家拎把鎅刀鎅鎅吓,是同等戲劇和效果嗎?藝術收藏家喎,還不是炒賣貪財的俗客。
如果另一個畫家,把Banksy的行為抄襲一次,又會否有同樣價值?一定不會。Banksy就是Banksy,他以破壞反叛挑戰破格為創作武器,你不是,第二,照抄一次,不過單純的臨摹、直dup,抄到極致,也沒意義。
借力、借趣味,重點是借了別人原創之後,有沒有為作品賦予新增的價值,有沒有added value,就像原曲改歌詞,做出了新的味道、諷刺和價值。純複製之中,零創意,瀨尿牛丸,在牛丸加入瀨尿蝦漿,當然是創了新,牛丸非一般了。別混淆了複製和二次創作。
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Jean-Luc Godard說得最好,"It's not where you take things from — it's where you take them to",真的那麼難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