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球鞋(圖),大概與成長環境有關。少年時代是興趣培養的重要時期,而對於我輩喜歡籃球和動漫的男孩來說,有兩件於九十年代發生的事情必須在時間軸上深深記住:NBA風潮席捲全球、日本漫畫《Slam Dunk》橫空出世。看米高佐敦穿着漂亮球鞋在空中飛翔,櫻木又腳踏紅黑AJ 1飛身救球,想不沉迷都難;舊的不捨得丟掉,新的又忍不住入手,久而久之,堆積如山。說成男人的浪漫的確半點不假,但不時看着由鞋盒組成的「嘆息之牆」那半壁江山,還是會不禁搖搖頭,也真的會嘆息起來。
最近有幸獲某商場邀請,着我借出幾對珍藏作展覽之用。展出位置有限,心頭好又這麼多,真是個非常困難的選擇(正如米高佐敦曾被問及最喜歡那代AJ,他的回答是:「這有如問我最喜歡自己那個孩子,很難回答啊!」);翻箱倒篋了老半天,球鞋還未選好就首先走進時光隧道。紅白色的AJ 1,那是九十年代推出的首次復刻,也是唸書時考到好成績的禮物;「熊貓色」的佐敦13代,是我省吃儉用加做暑假工儲錢買回來的,剛入手時天天踩在腳下,結果不消幾個月就不敵街場石屎地,磨穿了,但又捨不得丟掉;柏賓的第二代簽名鞋伴我拿過比賽冠軍,上面還有我們當年整隊球員的簽名;HyperDunk 2008奧運版,那是我到北京採訪時買的,那是我首次現場採訪奧運。
看着想着,就這樣過了一個下午。收藏球鞋這回事,有人着重球鞋外觀和罕有程度,這當然也是考慮因素,但我最看重還是它們帶給我的回憶。時間一久,保養得再好的球鞋都少不免發黃,膠底也會碎裂;球鞋沒錯可以透過復刻再次擁有,但附帶的回憶卻永遠無法複製。我上述的收藏絕對談不上「激罕」,但那班老傢伙對我而言,卻是條永遠沒有替代品的時間走廊。相比炒賣價值高低或入手困難程度,我給它們賦予的意義才更重要吧。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