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讀旅遊和酒店管理的小朋友來訪問我,問我帶旅行團的待客之道。
我跟他們說,搞旅行團只是我的興趣,所以對我來說,參團的團友也沒有什麼客不客的講究,只是都當朋友對待。交朋友,以誠相待,按照我的喜好和標準,盡我的能力把旅程中的吃住節目安排好,這就夠了。參加旅行團的人,如果認同我的喜好和要求,自然會滿意安排,這樣的人一定性情品味接近,做得了朋友,下次有團還會參加。從二○○一年開始,至今十七年,交了許多這樣的朋友,有些從第一團開始一起玩到今天,當年六十多歲的人,現在已過八十。反之,那就是氣味不相投了,下次請勿再花冤枉錢。
小朋友聽我這麼一說,忙問:你不想什麼人都來參加你的旅行團嗎?我說當然不想。
有些人我是不歡迎的。比如以為花了點錢就可以做大爺的人,比如以為有錢就可以沒有禮貌的人,比如對領隊、導遊和司機氣使頤指的人,比如不明白「合理服務」就是「優質服務」的人,比如覺得自己比其他人都重要的人,比如自我感覺特別良好覺得自己好巴閉的人,比如以為一定要自己吃得慣才算美食的人,比如一見別人開心就皺眉頭的人,比如什麼都要投訴的人──總而言之,所有會為歡樂的旅程帶來負能量的人,令大部份團友不開胃甚至討厭的人,都在我的「不歡迎名單」上,不歡迎這些人,是不想他們的出現而壞了大多數人的興致。上述人類,最好不要來參加,來了也是花錢買難受,自討沒趣。
小朋友問,這算不算是歧視呢?我說當然是歧視,如果沒有這點歧視,一視同仁,怎麼對得起這麼多年這麼多一起開心愉快旅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