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紐約遠離百老匯一點也不奇怪,對音樂劇早就完全失去興趣,不論新瓶舊酒抑或新瓶新酒,看不看都無所謂,本來《金剛》的高科技木偶頗有吸引力,考慮一輪終於還是放棄了,但全程沒有涉足林肯中心卻真罕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唉唉唉。前年紐約市芭蕾舞團蒞臨巴黎賣藝,一口氣連看五六場,當然因為他們巡迴演出不能不靠鎮團之寶巴蘭欽食糊,老先生傑作百看不厭多多善益,在自己地頭招呼街坊,則着重吹捧後起編舞家新作,那就不必客氣了,再加上最近三個出色男舞者被炒魷,陣容難免呈現青黃不接狀態,以追星為己任的白鴿眼怎肯把珍貴旅遊時間投注在無名小卒身上,寧願周街覓食早點上床,將血汗錢花得實惠一些。
紐芭這單男生共榮圈分享女團員淫照的MeToo醜聞已屬第二波,香港傳媒似乎連領導人被迫掛靴的第一波也沒有報導,美國方面亦不特別熱衷跟進,社會現象分析家認為基於舞星名字不夠入屋,一般讀者興趣全無,被指控者因此免受排山倒海的網絡道德批判云云,教人啼笑皆非。舞蹈在藝術界向來有種「二奶仔」的尷尬身份,百花齊放的大都會如紐約情況好一點,現代美術館進行中的主打回顧展就以Judson Dance Theatre為題,追溯六十年代根植格林威治村的光輝,然而一邁進歐陸派新天地,還是擺出一副「身家唔分畀你」面孔,譬如屁股已安坐神壇三十年的安德勒撒狄姬絲美嘉,兩星期前在容納千人操的公園道軍械庫超巨舞台呈獻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衣香鬢影的觀眾,獵奇族便佔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