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房價高,令年青人無法置業,並非香港的獨有問題,不少世界級城市,皆是如此。不過外國大城市的「原居民」有地可遷,香港人則老大不願搬過深圳河,要留在香港拼搏,故此房屋問題特別難以解決。
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首善之區,加州GDP已超過英國,如加州三藩市灣區及矽谷之科技業,稱霸全球,提供大量高薪職位予STEM畢業生;南加州洛杉磯的電影征服世界,加州中部和內陸則是農業天堂,所種植的水果和硬果佔全美的三分二產量份額。矽谷的Santa Clara區居民,人均年薪是13萬美元,比全美國(2017人口普查數字)平均年薪59039美元高出2.2倍。
這樣說,加州豈非美國天堂,唐人眼中的金山?但如果你不是電影明星,科技大亨,也不是Google、Apple等科技公司的僱員,而是消防員、教師、普通文職人員等等,生活就不是那麼美麗。洛杉磯比華利山的豪宅售價由數百萬美元起,不遠的地區日落大道,露宿帳幕延綿數里……三藩市的中下層階級根本無法「上車」,也付不起租金,市區的出租樓房受嚴格租金管制,老早給舊住客住滿,絕對不肯搬走,年青人離開父母家後便無處為家,只能到處流浪或露宿街頭。
加州州議院及經濟師估計,由於加州經濟蓬勃,失業率偏低,人手空前短缺,未來二十年將有二百萬個職位無人填補,正是有工無人做。為甚麼其他州份的失業人士不大量湧入加州呢?最大原因是灣區與矽谷的屋租太貴,新移民工人根本負擔不起,故此不來加州。反之,加州年青工人則用腳投票,向加州說goodbye,不斷遷往廉價州份如德克薩斯州、阿里桑拿州與內華達州。
加州經濟亮麗,土地從來不缺,比香港迫於填海的情況,好得太多了,為甚麼年青人和工人等,以至中產階級都負擔不起房價及屋租?原因大概是綠化環保和法例容許的地積比很低,有屋階層盡量反對在家園附近興建高樓。這是社會政治問題,不是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為了環保、綠化和宜居只好犧牲加州下一代人的住屋了。加州年青人幸好還有其他49州可以選擇,香港年青人則毫無辦法。最近與加州友人提起此點,他說女兒是助理醫生,在三藩市上班,工作時間長,往返奧克蘭的家居交通擠塞,只好用香港的「靠父幹」例子為女兒在三藩市買了一個一房單位!另一位老朋友40年來住在豪宅區,因租金便宜,有租金管制保護,一於「打死」都唔走,他的年青同事對他恨得牙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