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講趣】
年輕人總想有自己的空間,不願受父母的束縛,搬離家在外獨立生活。但有個年輕人,辭掉了在瑞士的工作,回港找一份上班時間穩定例放周末的職業,目的就是要多陪伴家人,更以音樂維繫一家人的感情,與父母姐姐一起夾band,並上載至fb跟YouTube,引起不少迴響。
台灣有一段家人夾band的片段,在網上相當受歡迎,兒子很會唱歌。香港亦不遜色,有隊邢家band,成員中爸爸邢雄負責拉小提琴,媽媽鄭恩盈彈手風琴,大家姐邢欣怡吹牧童笛,二家姐邢嘉怡負責編曲和彈琴,而弟弟邢柏堅(Steve)吹色士風。他們沒有台灣那隊般專業,亦沒有人獻唱,連片段都是低清,製作可說是相當土炮。不過,他們強調夾band的重點是「音樂第二,家庭第一」。
每月上載一條合奏短片
邢家band的成立始於偶然,兩年前的聖誕節,Steve與父母在尖沙嘴看到有不少年輕人在街頭表演唱歌(busking)。他突靈機一觸,一家人也懂樂器,為何不一起夾夾band呢!Steve是一個腦中閃過一些想法,多困難亦要付諸實行的人。當晚立刻取出色士風,爸媽也配合地將樂器架上身,他們試合奏《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雖是一人一句,但效果一般,錄了一句鐘才完成。他將歌曲上載了社交平台,竟反應不俗,後來姐姐們一同加入。
邢家band每月上載一條合奏短片,即時每個月都有一次以音樂為名的家庭聚會。兩年來,他們會先在家吃過晚飯,才開始錄製短片,過程雖短,但一家人齊心做一件事,擁有共同目標。
兩年前,Steve的外婆因病去逝,一家人至今心情仍未能平復,尤其Steve媽媽一提起便忍不住哭了起來,Steve只要談到外婆,亦立刻眼泛淚光,生怕一說話,眼淚嘩啦嘩啦的流。可見,他們與外婆的關係有多深厚。
婆婆的離逝,讓一位總希望往外走、往外看的小伙子,深明家人是生命中最重要。他辭掉在瑞士的工作,回港選擇上班時間有規律的行業,周末必定在家,望多花時間作陪伴,免得自己將來會後悔。於是他加入社企「上有高堂」推動子親關係,「見到很多的例子,當大家去到退休的年紀,會覺得跟社會脫節,很多時間不知自己在做甚麼,會想經濟的壓力。想後輩為長輩做事,陪他們行人生下半場。」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音樂推廣。「其實音樂是一個媒介,我們的家可以用音樂連在一起。玩的時候發覺我們的音樂,真的可以感染其他人,有人會留言話很溫韾。」
夢想出CD拍MV開演唱會
「我們現在是60多歲,到70多80歲,剩下識行識跳有精力的時間不是很多年。Steve可能是比較珍惜這段時間,所以常陪伴我們。」媽媽說道。為了讓爸爸媽媽擴闊眼界,接觸年輕人的世界,帶他們釣墨魚、去party room和打保齡球。「跟朋友去玩又要大家興趣相同,但跟兒子玩可以增進感情和增加溝通,意義又不同了。」一如Steve說,親子關係是一杯不動的水,但若然由子女作主動,轉為子親關係,或許事情又是不一樣。「我從來都不覺得這是一個負擔,我覺得返工只是人生的小部份,我想我們終有一日,會開到一次演唱會、出一隻CD和拍MV。」
fb:邢家Band
記者:陳煥欣
攝影: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