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跟患者解釋如何處理日常生活上的壓力,依書直說,效果未必最理想,如果能夠找到一句一針見血的描述,患者聽了,不但容易理解,還會深刻難忘,可謂事半功倍。要找到這樣的catching phrase,並不容易。不過,有時患者自己描述,如何突破過往的盲點,可能突然會「爆」出一句精警的譬如,C最近的經驗便是一個好的例子。
C患有抑鬱症,開始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感情問題而起。但跟C認識多一點之後發現,其實,最引起C情緒波動,往往是和父母之間的矛盾。C中學以後,不少時間都在外國念書生活,但骨子裏仍是一個很傳統的人,雖然明知每次和父母討論家中的事情,十之八九都會「鬧交」收場,而且C還往往會被相關的情緒困擾一、兩星期,不過,C又覺得有責任要做好自己的角色,所以很多時候會勉強參加一些明知會吵架收場的家庭聚會。因為這樣,C過去兩年,情緒病一直起起伏伏,直到最近才出現突破。
醫生一直以來都建議C,避開家族飯局,C最初半信半疑,直到最近姐姐提議以後代表C在家族會議中,表達C的意見,這樣C便可以減少和父母的衝突,另一方面,也不會因為缺席聚會而內疚。
最近一次覆診的時候,C很高興的告訴醫生:「依家我學識咗點樣睇地雷,同埋學識咗點樣避開地雷!」C亦承認,以往自己太自信,覺得即使踩到地雷,都不會有太大後果。但自從C嘗試讓姐姐代表他發表意見後,C才明白到,以往踩地雷的代價。以前在家庭聚會中,會聽到父母一些跟現實不符的說法,觸動情緒的討論,現在不用聽到這些話,不會再產生hard feelings或嚴重情緒波動。避開地雷之後,C的情緒病穩定了不少,需要服藥的份量減少了,因為情緒波動而影響到工作的情況也再沒有出現。
除了C以外,不少人都試過因家中或朋友之間的激烈討論,引致不快。如果能夠像C一樣,一早看到這些地雷,在可能的情況下避開,便可減少不必要的情緒波動,避免接觸負能量,生活也會過得輕鬆些。
http://fb.me/1486d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