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無前例可鑑? - 蔣芸

豈無前例可鑑? - 蔣芸

如此禍國殃民、後患無窮的「明日大嶼」(連這四個字都引來許多話柄,叫人聯想到明日大雨、明日大鑊、明日大難……)一被特首林鄭在施報告中迅雷不及掩耳的提出,立刻掀起一片嘩然之聲,若此時來做民調,無論專業人士、普羅大眾、各黨各派,對此大計贊成者究竟能有幾人?
上個世紀,剛回歸時的董建華時代也曾描繪建屋八萬五的偉大構想;誰知當其時也,八萬五不但拖垮了地產,也造成百業蕭條經濟大開起倒車,才是令他終不能全身而退做滿任期的元凶禍首,一句腳痛要下台,這八萬五大計正是一大落人口實的話柄,無獨有偶,如今的林鄭鬼使神差跟了上來。
今時今日,普羅大眾不明白何以好打得的林鄭突然推出這突兀的明日大嶼,自她上任以來,黑箱作業先斬後奏的例子太多,不勝枚舉,而明日大嶼可謂此中極致。三十多年前地產商曾向港英時代的政府建議填海,建議中不必花費庫房一個斗零,完全由各大地產商自資,尚且被否決,如今舊橋重提,還要掏空庫房去填這無底深潭,豈能不引起民憤?林鄭不肯詳細交代此一屎橋的來龍去脈,始作俑者究竟為何方神聖等等,恐怕此關不但過不了,還會繼續發酵,雪球愈滾愈大,搞不好老董腳痛下台正是一個前例可循。
三兩下手勢已叫人看清妹仔坐上大宅門之後,因為那份心有不甘、表現慾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蓬勃旺盛,太着急的想邀功卻苦無良策,沒有那麼大的頭偏要戴那麼大的帽,這一齣大戲如何能有一個大團圓結局,不必是明眼人也算得出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