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機死狀慘烈 - 李碧華

牽機死狀慘烈 - 李碧華

中國古代帝王賜死的方式很多,其一是賜藥,三大殺人不見血之劇毒,分別為(一)「鈎吻」(即斷腸草,中毒後呼吸麻痹、腸子斷截);(二)「鶴頂紅」(即砒霜,無臭無味白色粉末,清代光緒皇帝比慈禧早死一天,後人化驗其髮含砒霜,似是賜死);(三)「牽機藥」。
本文主角牽機藥,印象並非來自劇集《如懿傳》中,乾隆下令向大奸大惡的炩貴妃「反覆餵毒」,解了再灌,不讓之痛快死去的狠辣,我最初認識之,是因為南唐李後主(李煜)。
南唐遭宋所滅,在被囚的第三個中秋之夜,觸景生情,寫下了滿腹喪權之恥和亡國之恨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宋太宗認為他心不死,想復辟變天,於是賜牽機藥。服藥後,李痛苦得「頭足相就」,狀如牽機而死。
牽機藥含馬錢子鹼和番木鱉鹼,中毒後反應極度恐怖,其毒性刺激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手腳變得僵硬、外翻,肌肉強直性痙攣,痛苦妄笑尖叫。「頭足相就」如牽機狀,這語焉不詳。
正確而言,並非佝僂向前彎腰頭抵足,而是「角弓反張」,整個身體向後仰曲如弓狀,不斷抽搐窒息致死……相當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