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一帶一路(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香港的一帶一路
(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十月十日,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宣佈要「全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還說「辦了三屆一帶一路高峯論壇」,「並正招聘一帶一路專員」等,唯恐逢君之欲的苦心,不獲習近平洞察。難怪她深受器重。只可惜香港小民膏血。
今年六月舉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論壇,花了港人不知多少迎送費,才邀得格魯吉亞王子以及若干小國的部長蒞臨演講。這樣連一國元首都沒有的「高峯會」,也真有新中國情調;更有新中國情調的是,當日聽眾多是受聘出席,坐滿三小時,可獲二百四十元。論壇籌辦人譚耀宗都不能否認這事實,一味說「不知道誰人出錢」。出錢者當然不是鄭月娥,更不是譚耀宗。他們的錢歸根究底都是來自芸芸百姓。
至於一帶一路專員,月薪二十六萬元,還有房屋、旅遊等津貼,但請不要問前任專員蔡瑩壁有過甚麼貢獻。總之在朝派又開了一個美缺,可以分肥。
習近平勾畫的一帶一路,其實無非空中樓閣,耗中國民財如泥沙,為他國築鐵路、建機場、闢海港等等,而大權始終操於他國手上。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那天,西非塞拉利昂總統比奧就宣佈取消中共代建新機場計劃,解釋說:「新機場根本不必要。建築資金雖然完全來自中國,但將來中國也會參與管理及維修,對我國人民不公平。我們最需要的是改善教育與醫療。」
而早些時,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也取消中共資助建築鐵路、天然氣管等計劃,解釋說:「馬來西亞目前不需要這些設施,而且我們無力償還過多貸款。」馬哈蒂爾與比奧算是君子。假如他們讓中共代建鐵路、石油氣管等之後,翻臉不認賬,把建設收歸國有,中共能奈彼何哉。當年毛澤東政權不惜中國人力物力,為北越修築鐵路、公路,結果怎樣,殷鑑不遠。
今人所謂絲綢之路,本由漢武帝開拓。武帝北伐匈奴,東臣朝鮮,南闢九郡,還遣張騫出使西域,無意中打通了中西方貿易之道。但這樣外事四夷,「役費並興,天下虛耗」,以至民不聊生,「人復相食」。武帝晚年終於覺悟,下詔罪己說:「曩者,朕之不明,擾勞天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禁止擅自徵收賦稅),力本農(鼓勵農業)。」這就是著名的《輪臺罪己詔》。不是武帝勇於認錯,及時與民休息,漢朝未必能享祚四百多年(《漢書》卷二十四、九十六)。
習近平現在硬要開闢一帶一路,與古人之無心插柳不同,既不是自然成事,一切注定付諸流水,虛耗國力之餘,還引起歐美疑慮,合謀抵制。當然,習近平不會下詔罪己。他永遠正確,群下還會不斷為其雄才大略歡呼,鄭月娥之流怎會為生民痛心。請看香港《明報》九月三十日社評:「一帶一路是大戰略,要用優厚條件贏取沿線國家支持,香港更要多參與其事……」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