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Last but not least 微縮披頭四最後「溫存」

【詠物誌】Last but not least 微縮披頭四最後「溫存」

【詠物誌】
學王家衛話齋:「回憶永遠站在背後,你無法拋棄,只能擁抱。」76歲的Paul McCartney最近接受訪問時透露,將於2020年重新發行音樂紀錄片《Let It Be》,以紀念此作面世50周年。新版會從56個小時從未曝光的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經典片段中抽取精華,當然包括1969年1月30日四子在倫敦市中心Apple Corps總部天台舉行最後公開表演的珍罕鏡頭。

這次即興的小型演唱會堪稱是搖滾歷史的經典,甚至被樂迷喻為地球上最成功的「屋頂奇蹟」。浪漫和感動得像將要永別的情侶來一趟最後溫存,落力加珍視程度可想而之。在上世紀動蕩的六十年代,四件來自利物浦的小鮮肉,極速走紅,實驗式創作了十多張黃金專輯。後來,披頭四每次戶外演出的新聞總是有關粉絲狂嗌甚至嗌到休克被抬走的畫面。十年過去,披頭四開始迷失、貌合神離、厭倦了只寫冧女歌,嗅到開到荼蘼的味道。
在宣佈拆夥的前一年,他們全體走出錄音室,在一個冷風颼颼的中午走上了公司天台,作了最後一次現場而免費的表演。他們尋回初心,在毫無預設觀眾、無粉絲喪叫、無綵排run down下盡情狂歌,肆意享受四人的最後「溫存」。從音樂會的片段看到,披頭四成熟了,告別了冬菇頭和孩子氣,各人都帶點滄桑的佬味。他們共唱了42分鐘(9遍共5首歌,《Get Back》共唱了3遍),直到聞風而至的觀眾堵塞了街道、附近屋頂堆滿了看熱鬧的人,甚至因「噪音」而來勒令他們停止的警察出現,演唱會才中斷。
警察前來冚檔,Paul McCartney還即興改了《Get Back》的歌詞:「你一直在屋頂上玩,你知道娘親不會喜歡,她會讓你被捕。」Ron Howard的《走過披頭歲月》(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The Touring Years),也是以他們在天台公開演唱《Don't Let Me Down》作結。這次最後的天台演唱會之後,披頭四的黃金時代不再,後來四人亦各有際遇,為後人留下無盡的懷念與回憶。

日本情景藝術家 模型還原天台音樂會

早前子,朋友裸辭備戰一年砌情景模型(Diorama),入選並遠赴日本他喻為「浜松情景格蘭披治大賽」的Hamamatsu Diorama Grand Prix追夢,最後雖然沒有獲獎卻大開眼界。當我問他有哪些作品吸引他?就收到幾幀相片。明眼人或者有番咁上下資歷的樂迷一眼就會認得,方寸之間細緻呈現的,就是近半世紀前出現的上述經典場面。
我是看儍了眼,無限感動,想作者中山均一定比我感動百倍,才會以此既不本土、年輕人又不知就裏的題材來參賽。這情景藝術家(Diorama artist)已是60歲的披頭四迷,他將當日演唱會的情景異常細緻的重新展現,可以感受到當天的寒風,帶着眼鏡的John Lennon不時把被風吹亂的頭髮甩開,以免遮住了視線;大樓附近建築的頂樓和底下小街道,則是擠滿了騷動的人群,連板着臉在人群間穿梭的黑衣警察、瞓身記錄場面的攝影師都細緻展現出來。當他知道2020年重新發行的《Let It Be》將有更多封塵的天台音樂會鏡頭曝光,即興奮地說:「願望成真了!將面世的大量未發表的圖像和清晰的音質,可以令我得到更多資料,修改我這件作品,讓它更像真。」的確,如熱播電影《無雙》近期製造的潮爆金句:「當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藝術!」眼前這模型不只是藝術,而是一種「物中有情」的精神,半世紀仍存留在這世上。

撰文:鄭天儀
攝影:慕容俊賢